2024年08月13日
第07版:07

河间一男子欠钱不还被拘传到法院。法官了解到,这名男子同时是另一起欠款案件的债权人——

两起欠款案件是怎样一起调解成功的

本报记者 唐慧 本报通讯员 王璇

“闫法官,真是太感谢您了!不仅帮我要回钱,还帮我还了账……”近日,在河间市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河间法院),一名六旬老汉激动地握着执行法官闫涛的手表示感谢。

原来,河间的张某经营养猪场,欠债22万元被起诉。案件进入执行程序,他被拘传到法院。其间,他说起20年前孙某欠他30多万元加工费,一直没能执结的案件。

法官详细了解案件经过后,调查了加工费案被执行人的情况,经过多方沟通,促使两起案件一同达成和解。

拖欠饲料费

遭遇变故无力还

几年前,河间的张某经营养猪场时,在当地经营农资的李某处购买饲料。两人合作期间,张某共欠李某约22万元饲料款。李某多次向张某催要无果,将张某起诉到河间法院。法院经过审理,判决张某支付李某饲料款。

由于张某一直未履行法院判决,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执行法官经过调查,发现张某名下没有存款,也没有其他有价值的财产可供执行。

经营养猪场多年,怎么会没有财产?法官心存疑虑,进一步了解张某的近况,这才得知张某目前在一家工厂当门卫。

法官当即前往张某打工的工厂,找到张某。法官经询问得知,张某家中突遭变故。

原来,张某的小孙子被大面积烫伤。为了给孩子治病,他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

案外有案

被执行人竟是债主

见到执行法官到来,张某表示愿意配合法官的执行工作,并随法官返回法院。就在法官劝说张某想办法履行判决义务时,张某突然感觉不舒服。经诊断,确定此时张某的血压很高。

法官了解得知,张某患有高血压,但家里已经没钱买降压药了。对张某家中的变故,法官深感同情,一再劝解张某要爱护身体。

“法官,我还有30多万元的债权!”在沟通过程中,张某突然告诉法官。听说张某有30多万元的债权,执行法官看到了执结猪饲料欠款案的希望,当即向张某详细问起了情况。

原来,在20年前,张某开办了一家加工厂,替人加工保温材料。其间,孙某找张某加工保温材料,拖欠张某35.8万元加工费。张某多次催要无果,将孙某起诉到法院。2006年,河间法院判决后,孙某仍拒不还钱。为此,张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当时法官只查到孙某名下有辆汽车,通过执行孙某的汽车帮我讨回了1万余元。”张某回忆说,由于孙某名下没有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执行工作就此被搁置。

多年过去了,张某对讨债早已失去信心,认为钱再也要不回来了,也就再没追讨。

以债抵债

两案一并执行

法官了解情况后,根据张某提供的信息,找到了张某讨要加工费案件的卷宗。在详细了解案情后,法官进一步调查了案件被执行人孙某的家庭情况。

法官经调查得知,孙某的儿子在当地某单位工作。据此,法官与孙某的儿子取得联系,希望孙某的儿子能劝说孙某尽快偿还张某加工费。在法官的反复沟通劝诫下,孙某的儿子同意给孙某作担保,尽快偿还张某加工费。

就这样,法官对两起执行案件同时进行调解。在法官的调解下,张某作出让步,同意孙某还款26万元。随后,张某分别与孙某、李某达成和解协议。

协议约定:孙某代张某偿还李某饲料费22万元。剩余4万元欠款,由孙某直接偿还给张某。

在法官的主持下,两起欠款案件一起执结。

2024-08-13 本报记者 唐慧 本报通讯员 王璇 河间一男子欠钱不还被拘传到法院。法官了解到,这名男子同时是另一起欠款案件的债权人——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37299.html 1 两起欠款案件是怎样一起调解成功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