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2日
第05版:05

暑期不少孩子集中打“增高针”

医生:并非人人都适合,生长迟缓需找病因

本报讯 (记者 李婉秋)暑期,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到市中心医院儿保科给孩子打“增高针”。医生表示,“增高针”并非适合所有孩子。

近日,家住市区的杨女士带着12岁的儿子到市中心医院儿保科就诊。她告诉医生,儿子身高140厘米,体重41公斤。她觉得孩子进入青春期了,正处于生长发育“高速”阶段,但个子长得太慢了,想问问医生这种情况是否需要打“增高针”。

主任高超为杨女士的儿子做了一系列检查后发现,他并不适合打“增高针”。虽然杨女士的儿子比同龄人矮,但并未达到身体矮小的诊断标准,且骨龄发育落后,考虑他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的可能性很小,“晚长”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也就是青春期延迟发育。

“从6月中旬起,都会有不少家长前来咨询孩子的身高问题。其中,咨询7岁到15岁孩子身高问题的家长比较多。”高超说,最多时,他一天接诊30多位咨询打“增高针”的家长。

高超告诉记者,“增高针”又叫“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针”。生长激素能促进骨骼、内脏和全身生长,是促进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分泌激素之一。近年来,不少家长担心孩子的身高问题,希望通过打“增高针”促进孩子长高。不过,不是所有生长迟缓的孩子都适合打“增高针”。生长迟缓的孩子需要寻找病因。只有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等病理性原因,经检查可使用生长激素治疗的孩子才可使用,否则不建议打“增高针”。

另外,高超提醒家长,不要自行购买市面上销售的各类“增高”产品,以免促使性腺轴提早发育,导致骨龄提前闭合,影响身高。

2024-08-12 医生:并非人人都适合,生长迟缓需找病因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37190.html 1 暑期不少孩子集中打“增高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