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崔儒靖 摄影报道
近日,“晒背养生”在沧州一些人中流行开来,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这股“晒背风”不仅刮到了城市的公园绿地,还刮进了小区的阳台。
对此,医生提醒市民,晒背并非人人适宜,不能盲目跟风。大家应当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晒背,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晒背成为时尚
市民纷纷体验
近来,在市区千童公园、百狮园等多个公园内,均有市民“晒背养生”。
记者看到,这些市民或趴在长椅上,或倚靠在凉亭边,将背部朝向太阳,享受着灿烂的阳光。他们有的闭目养神,有的看着手机,有的则用遮阳帽遮住头部,只让背部沐浴在阳光里。
在宪法主题公园内,几处具有采光优势的长石凳,成为一些市民青睐的“晒背基地”。据公园的保安队长姚树山介绍,今年来晒背的人有不少。为此,姚树山多了一项“任务”——他耐心地提醒晒背者,别有不文明的行为举止。
“听说晒背能排出体内毒素、增强体质,我就想试一试。今天是我来晒背的第3天。”8月10日,正在千童公园晒背的刘先生告诉记者,他是从朋友圈里看到大家分享的“晒背养生”知识后,加入这一行列的。“晒完后感觉身体暖洋洋的,很舒服。”
除了公园,还有的市民在自家阳台上搭起小床、摆放躺椅,利用午后闲暇时光进行晒背。市区的王女士就是其中的一员。“我家阳台朝南,下午阳光特别好。我就在这里摆了个小床,每天晒上半个小时,感觉整个人精神多了。”王女士兴奋地说。
享受阳光的同时
可能引发身体不适
据了解,这些晒背的市民在享受阳光的同时,还融入了各种创意元素,让养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有的人在晒背的过程中,播放轻松愉悦的音乐,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有的人通过冥想的方式,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还有的人邀请家人和朋友一同参与,分享晒背的成果。晒背结束后,有人会进行舒缓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或者做一些简单的拉伸动作。
然而,“晒背养生”流行的同时,一些因不当晒背而引发的健康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市区的张先生就因盲目跟风晒背,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
张先生平时工作繁忙,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听说晒背能增强体质,他迫不及待地加入了“晒背一族”。每天下午4点以后,他会准时出现在小区内的长椅上,一晒就是一两个小时。张先生起初感觉身体有所好转,直到一次暴晒后,他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才意识到晒背不当的严重性。
“医生说,由于我长时间暴晒,导致体内水分迅速流失,血压也迅速升高。”回想起那段经历,张先生仍心有余悸。“以后再也不敢随便晒背了,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他说。
晒背并非人人适宜
不能盲目跟风
对此,市中心医院中医一科主任吕旺表示,晒背作为中医传统养生方法之一,其理论依据在于后背乃人体阳气汇聚之所,适当晒背能吸收自然阳气,温阳散寒,提升免疫力,对于改善体质、预防疾病确实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高温时节,晒背更契合“冬病夏治”的中医理念。
吕旺强调,晒背并非人人适宜。他提醒市民,晒背前务必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体质特点,不可随意参与。特别是对于患有高血压、皮肤病或体质易上火、湿热的人群而言,晒背可能适得其反,加重病情或引发不适。
吕旺对“晒背养生”提出建议。首先,应选择紫外线较弱的时段晒背,如上午8点到10点、下午三四点之后。其次,晒背时间需根据个人体质逐步调整,不宜过长,刚开始可以从几分钟逐渐增加至半小时左右。同时,晒背过程中务必注意补充水分,并留意身体反应。一旦出现大汗淋漓、胸闷气短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晒背,前往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