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9日
第05版:05

16年来,任丘市蓝天爱心协会的志愿者坚持在河沿、公园等地捡拾垃圾——

“从100米到1000米”

本报记者 崔春梅 本报通讯员 金洁 摄影报道

扫码看视频 新闻料更多 16年来,任丘市蓝天爱心协会的志愿者坚持开展捡垃圾活动……请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近日,任丘市蓝天爱心协会组织30多名志愿者在任丘湿地湖公园及胜利渠附近举办“垃圾不落地 城市更美丽”活动。

自2008年成立至今,任丘市蓝天爱心协会基本每个月都会组织一次环保活动。16年来,志愿者用他们的一次次弯腰,和大家一起维护这个城市的洁净和美丽。

16年的坚守

在当天活动中,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早早来到活动现场。他们两三人一组,拿着自带的工具,仔细搜寻草丛中的碎纸片、矿泉水瓶以及散落在路边的烟头等(右图)。看着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很多人纷纷伸出大拇指为他们点赞。

任丘市蓝天爱心协会负责人郭永强告诉记者,2007年,任丘的众多热心人在救助患血液病的女孩思雨时走到一起。第二年,他们成立了任丘市蓝天爱心社,一起做公益活动。爱心社成立当年,志愿者在当地的雁翎公园举办“我爱环保 共建绿色家园”捡垃圾活动,并联合其他组织开展徒步白洋淀千里堤,捡拾白色垃圾活动。

2009年,爱心社各项工作进入正轨,志愿者在“学雷锋纪念日”“世界环境日”等日子里举办捡拾垃圾活动。后来,志愿者从20多个增加到700多个,捡垃圾的地点也从各个公园、河边扩展到当地的各小区、火车站以及各种展会的现场等等。

2022年,爱心社更名为任丘市蓝天爱心协会。协会每个月都会利用周末时间组织一次捡垃圾活动。

“仰头”和“低头”

不管是春寒料峭的初春、烈日炎炎的夏日,还是在寒风凛冽的冬天,任丘当地公园、街头、河边总是定期出现任丘市蓝天爱心协会志愿者弯腰捡拾垃圾的身影。

炎炎夏日里,志愿者带着夹子和垃圾袋到河边捡垃圾。汗水从他们脸上滴下,后背的衣服都湿透了,但谁也没有喊苦叫累。

每年正月十三在任丘举办的大鼓花会艺术节,志愿者早上7点多就会赶到现场。别人仰头看演出,他们却低头清理垃圾,半天时间走两万多步是常事。

很多志愿者来自偏远的农村。因为活动开始时间较早,公交车还没有发车,他们就骑着电动自行车赶到集合地点,严寒和酷暑都没有降低他们的热情。

这段时间,志愿者艳丽正在医院陪护病人。看到协会发出“垃圾不落地 城市更美丽”活动通知后,她安顿好病人赶到了活动现场。等活动结束,她顾不上休息,又穿着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急匆匆赶回医院。

100米和1000米

“有人问我们,坚持16年捡垃圾图什么?我回答说,什么也不图。”郭永强说,志愿者坚持16年捡垃圾活动的意义不仅仅是捡了多少垃圾,而是希望通过志愿者的行动,带动更多人关注环保。这比捡垃圾本身更有意义。

很多志愿者不仅自己参与捡垃圾活动,还带动家人一起加入进来。每次活动的时候,志愿者高峻总会“全家总动员”,和妻子黄婵、儿子高子桉一起参加活动。田爱英和女儿杨帆、外孙女孔园园祖孙三代都是志愿者,总是一起出现在捡垃圾活动现场。“一位志愿者能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再带动更多人。这样一来,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环保队伍中来。”郭永强说。

刚开始的时候,志愿者去河边捡垃圾时,走不了100米就能装满两个大塑料袋。如今,志愿者再去这里捡垃圾的时候,即使走出1000米,捡到的垃圾都不一定能装满两个同样的垃圾袋。郭永强说,从100米到1000米的距离,就是他们坚持捡垃圾活动的意义。

2024-08-09 本报记者 崔春梅 本报通讯员 金洁 摄影报道 16年来,任丘市蓝天爱心协会的志愿者坚持在河沿、公园等地捡拾垃圾——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36911.html 1 “从100米到1000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