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8日
第10版:10

“一旦遇到‘仅退款’的情况,我不仅要搭运费,连货也赔出去了。”某平台商家刘某反映,他今年5月新开张的网店已遭遇多次“仅退款”。

刘某认为,平台推出“仅退款”规则的本意是好的,但如果遇上滥用“仅退款”进行“0元购”的消费者,就是商家的噩梦。

此类事件并非偶然出现。连日来,“1400元的洗衣机因无法安装被仅退款”“网购11元衣服‘仅退款’被判赔800元”“‘仅退款’动了谁的奶酪”等与“仅退款”有关的话题频频冲上热搜,引发人们对“仅退款”规则的讨论。

恶意申请“仅退款”

令商家损失惨重

今年1月,有商家发视频称,某顾客在其网店里购买了4件商品,等商品送达后,该顾客拒收1件,取走了另外3件,却成功申请了全额“仅退款”,总金额为1800余元。此后,商家和快递员联系得知,此人这样操作已有好多次。商家向平台申诉未果,只得报警处理。

记者注意到,在社交平台上,商家对于“仅退款”的吐槽不少,他们纷纷晒出“仅退款”带来的损失,公开“声讨”平台判罚有失公允等。

某美妆品牌负责人徐某近期也被恶意“仅退款”弄得焦头烂额。原来,一名消费者在其开设的所有平台品牌店铺把某款产品都买了个遍,然后通过未经证实的过敏照片全部申请“仅退款”。

“关键是平台还给强制退款了。”徐某无奈地说,“商家对消费者过敏凭证提出异议,申请平台介入时,品牌售后处理的客服分会下滑,分数过低就无法与达人进行合作,所以一般只能自认倒霉。”

最终,为应对“防不胜防”的“仅退款”行为,徐某不得不选择将低客单价产品下架,把“仅退款”的代价提高,以及通过识别经常“仅退款”的客户,不为其发货等方式降低损失。

有商家忍气吞声

有商家告上法庭

在众多“仅退款”案例中,和商家协商后确定“仅退款”是一种相对和平的方式。在某些买卖双方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境下,平台便会介入,以第三方的身份作出判决。在不少商家看来,这也是“仅退款”规则颇受诟病的地方。

前段时间,某平台商家安某就遇到了这样一起售后纠纷,“对方一开始申请的是退货退款,我们收到退货商品后发现少件,并且包装也出现了破损,所以就拒收了,表示不同意退款或者只能部分退款”。

安某说,她本想通过拒收退货结束退款流程,之后再重新与买家沟通,但没想到买家随即申请了“仅退款”,客服介入后直接同意了买家的申请,“我们最后钱没了,货也没收回来”。

“平台推出的‘仅退款’规则,并没能给商家安全感。”安某说,于是更普遍的做法是,商家们选择将“仅退款”的损失纳入运营成本,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或提高商品价格等手段,确保即便有20%的“仅退款”比例也能盈利。这部分的成本,最终将由普通消费者买单。

现实中,面对这种“薅羊毛”的行为,部分商家选择忍气吞声,但也有一些商家会选择“争一口气”。为了价值不到100元的12双袜子,一名网店女店主曾驾车千里从上海追踪至河南开封为自己维权;江苏一名网店店主则因一盏标价30多元的吸顶灯被恶意“仅退款”而把买家告上法庭,通过诉讼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

2023年10月,来自北京的苏先生花49.9元网购了一件黑色卫衣,收货后他以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为由申请“仅退款”。商家请苏先生提供照片证明,并表示没有穿洗过可以申请退货退款。但苏先生并未理会,仍通过平台申请“仅退款”,最终成功收到退款24元。

因不满苏先生的行为,商家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己方已依约交付商品,苏先生负有及时支付货款的义务。今年6月,法院判决苏先生向该商家返还货款24元。

在一些判决中,消费者恶意“仅退款”,不仅需要退还货物或货款,还被判支付商家维权产生的费用。今年5月,苑女士就因强制“仅退款”、拒绝寄回商品,被法院要求退还25元货款,同时向商家支付因维权产生的律师调档费1000元。

平台的当务之急

堵上“仅退款”漏洞

对于“仅退款”规则,多名受访的消费者认为,其提升了一些不良商家的经营成本,理应得到支持,但须警惕该规则被人恶意利用。

“‘仅退款’真的有必要,有的商品质量差、款式差,退货退款还要自己掏快递费,快递费都比商品本身贵了,最后大部分就不了了之了。”来自山东的消费者刘某说。

怎样才能防止“仅退款”被滥用?

北京大学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心主任薛军认为,除了少数消费者的不诚信行为外,有的平台为留住用户,节省成本,对消费者投诉简单处理,直接从商家处扣款,而商家碍于维权过程复杂、耗时长、收益低,往往选择放弃维权,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仅退款”的滥用。如果平台一味站在用户角度,不考虑入驻商家的正当合法权益,长此以往,被“薅羊毛”的商家为了生存,可能会采取偷工减料的方式经营,导致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等问题。

“平台的当务之急,就是要从技术和管理等层面堵上‘仅退款’的漏洞,并严厉打击相关欺诈行为,切实保障商家和消费者双方的合法权益。”专家认为,监管部门也要行动起来,确保退款政策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及时打击恶意钻空子的行为,依法依规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据《法治日报》

2024-08-08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36830.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