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5日凌晨,巴黎奥运会游泳项目收官。中国队在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夺金,随后在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夺铜,让中国泳迷再高兴了一把。与此同时,一段中国游泳队身穿羽绒服入场的画面迅速成为焦点:游泳运动员总是穿着羽绒服、戴着耳机出场,他们候场的时候都在干什么呢?又为什么这样做呢?”
穿羽绒服保持核心温度
冬日保暖神器羽绒服,为何成了游泳赛事的标配,甚至运动员在大热天也会穿呢?这是科学与竞技的融合。游泳运动员在比赛前需要经历 “转换期”——在完成热身后,会立即穿上特制的羽绒服,防止体温过快下降。因为人体在水中的散热速度远快于在空气中,尤其是在冷水环境中,所以保持核心温度对于维持肌肉的弹性和力量至关重要。羽绒服能有效隔绝外界冷空气,帮助运动员在比赛前的最后一刻保持最佳体温,从而确保肌肉的反应速度和爆发力。
英国东伦敦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穿着保暖大衣的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比未穿着者更为出色,平均成绩提高了0.6%,看起来数字很小,但这在高水平竞技中是天壤之别。运动员一般在比赛倒计时1小时左右更衣,从更衣室淋浴换上战袍到发令枪响,至少有半小时“晾膘”的时间,这就是保暖大衣发挥作用的时候。
戴耳机听音乐放松心情
许多游泳选手在比赛出场或训练间隙会戴着耳机,这并不是为了耍酷。前国家游泳队运动员、亚洲冠军孙春莅曾透露,耳机的主要作用在于心理调节。在长达40分钟的候场时间里,运动员通过听音乐来放松心情,调整状态。
歌单选择因人而异,无论是快节奏的摇滚乐,还是舒缓的古典乐,只要能帮助运动员找到内心平静就是好歌单。深圳运动员汤慕涵曾表示,赛前最喜欢听《不用去猜》:“歌词中有一段是,‘该来的总会来不用去猜。’听完后就觉得要相信自己。”汤慕涵在巴黎奥运会助力中国游泳队夺得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铜牌。
赛前爱听歌,赛后还起舞。深圳运动员陈俊儿时常出现在中国游泳队的社交媒体合舞视频中。巴黎奥运会游泳赛程结束后,中国游泳队以2金3银7铜收官,前花样游泳世界冠军呙俐带着张雨霏、覃海洋、陈俊儿、姜呈霖一起跳了张艺兴的新曲《Run Back To You》。
据《深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