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6日
第06版:06

沈青对打铁花“一见钟情”,从经常被高温的铁水烫伤到泼洒出万点“星光”,现在每年都要演出100多场——

打铁花的沧州农家女

本报记者 彭爱

沈青和她的团队表演打铁花

演出前,烧制铁水

你见过打铁花吗?手中的木拍轻轻敲击,铁花在火光中绽放,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从空中洒落。沈青第一次看到打铁花时,就被那绚烂的景象所震撼。

自从看过打铁花的表演后,想要学习打铁花的念头就在沈青的心中生根发芽。2016年,沈青开始自学打铁花。“尽管学的时候很辛苦很累,最后耀眼的铁花被打出来的那一刻,感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沈青说。

“一见钟情”

“80后”沈青是河北沧县人,她从小看着姥爷、舅舅们舞龙舞狮长大。耳濡目染下,长大后的沈青也加入了舞龙舞狮的队伍,每年都辗转在各地演出,到了节假日的时候更格外忙碌。

2016年的春节期间,沈青到浙江金华市横店进行舞龙舞狮表演。演出前,沈青看到一旁的空地上有一个火炉烧得正旺,几位师傅还在不停地往炉里加碳。炉里的火苗伴着噼啪声,随风向跳跃。炉子上架了一个碗,在不断加热的碗里,红彤彤的铁水亮得耀眼。沈青很好奇这些师傅在做什么,只见其中一位师傅将熔化的铁水盛在勺里,快速跑到场地中央。黑夜中,他一手向前端着勺子,另一手拿木拍用力向上击打勺子背面。刹那间,一勺铁水,如万点星光,绽放在夜空里。当时的场景让沈青大为震撼,等轮到她演出时,脑海中还不断浮现出铁花盛开的场景。

表演结束后,沈青暗下决心,她也要学打铁花。“在2016年的时候,打铁花的名声还没有现在这么大,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打铁花。”沈青说,她找不到学习打铁花的地方,就在闲暇之余自己揣摩方法。“那时候也不知道跟谁学打铁花,除了自己琢磨方法外,就只能上网搜索打铁花的视频。”沈青说,她在网上反复观看打铁花的视频,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角度都仔细揣摩。

网络上搜寻到的打铁花视频并不多,大多都是打铁花最后的效果。很多打铁花的细节问题都得靠自己研究,在横店演出期间,沈青没事儿就蹲在打铁花师傅身边,看着他们怎么烧铁水,怎么舀铁水,胳膊抬多高……

“当时,我经常跟打铁花的师傅们聊天,他们看着我一个女生竟然对打铁花感兴趣,都很惊讶。”沈青说。

经常被烫

在家人朋友眼里,“半道出家”自学打铁花的沈青就是瞎折腾。

“家人觉得把舞龙舞狮做好就可以了,没必要再学别的,而且他们都认为打铁花不安全。”要强的沈青没有被说服,反而在具体地了解了打铁花之后,她觉得自己更应该学会打铁花,让更多人认识到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我力气小,打的铁花不够高,被高温铁水烫到是常有的事情。”沈青告诉记者,她每次练习完,衣服都会被烫出很多小窟窿。虽然说只是将熔化的铁水泼洒向空中,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谈起那些年自学打铁花的日子,沈青直言遇到了太多困难。

“一开始什么都不懂,从加热的炉子到使用什么样的炭再到选什么样的生铁块,都得靠自己一点点摸索。”沈青说。虽然热爱,但1600度的高温,一开始也让沈青很怵头。打铁花有一定的危险性,在最初练习的时候,沈青会先用石块、沙子、水代替铁水。为了训练击打力度,沈青在工作之余就抽空练习,在家里端各种重物锻炼臂力。

除了训练击打的力度,打击的精准度也很重要。“表演的时候,如果击打位置不准或者力度不够,铁花无法达到一定的角度和高度,不但呈现的效果不好,自己也很容易被烫伤。”沈青说,刚开始被烫是常有的事,后来才慢慢地掌握了打铁花的方法和技巧。

登台演出

“第一次用熔化的铁水尝试打铁花时,飞出的铁花将邻居家的柴火垛点着了。”想起第一次打铁花时发生的糗事,沈青记忆犹新。因为技术不熟练,沈青打出的铁花高度不够,力度也不够,还发生了意外。“虽然打出的铁花会很壮观,但是安全性也很重要。”沈青说,之后,沈青在注重技艺的提升之余,也格外重视安全性。

经过一年多的反复练习,沈青第一次上台表演打铁花。当时,在沈青的带动下,有3名队员跟她一起进行打铁花表演。2018年的春节期间,沈青和队员们来到山西省平遥,为当地群众带来打铁花表演。上台之前,沈青既兴奋又紧张,她期待自己能为群众带来精彩的演出,又害怕自己半道出家自学的手艺无法得到认可。

上场前,沈青深吸一口气,在心里为自己打气。黑夜中,漫天闪现的铁花就像是一场盛大烟火,在沈青看来,这如火树银花般的万点“星光”,像是在为自己以往的努力喝彩。表演时,听着耳边观众发出的阵阵惊呼,沈青忍不住哭了。

“尽管学的时候很辛苦也很累,最后耀眼的铁花被打出来的那一刻,听着周围观众的惊叹声,感觉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沈青说。

之后,沈青接收到越来越多的演出邀请,每年都奔波在全国各地进行表演。

“火树金花”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跟随沈青学习打铁花,沈青成立了青承打铁花队。“取名为青承是因为我名字里有一个青字,承是希望我们能更好地将打铁花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沈青说,现在她的打铁花队伍已经有20多位队员,都是80后、90后。

在跟着沈青学习打铁花的队员中,年龄最小的就是沈青16岁的儿子高思庆。“现在家人很支持我打铁花,丈夫和一些亲戚甚至都跟着我一起学习打铁花。”沈青说,几年来,儿子高思庆在自己的影响下,也开始对打铁花越来越感兴趣。今年春节期间的时候,高思庆跟着沈青一起去了打铁花的表演现场。看着妈妈现场打铁花,听着铁花在空中散开后围观者的惊呼声,年少的高思庆告诉沈青,他也要学习打铁花。春节过后,高思庆便开始跟着沈青学习。“虽然很苦,但也很酷。”高思庆说。

除了家人加入到打铁花队伍外,沈青的打铁花队里还有几位夫妻档。“我们有好几位队员学了打铁花后,又带着家人一起来学。”沈青说。

作为一种独具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艺术形式,现如今,打铁花越来越受欢迎。“我们现在一年都要演出100多场。”刚刚结束了在山西阳泉的演出,回到沧州的沈青说。一年到头,沈青都是天南海北地四处表演打铁花。虽然到处奔波会很辛苦,但是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打铁花表演,沈青非常高兴。

一打政通人和、铁花献瑞,二打天降百福、神州同乐,三打五谷丰登、百业兴旺……火树银花落,万点星辰开。对沈青来说,每次看到火树银花在漆黑的夜色中刹那间绽放,她都觉得很感动,也更坚定了循着这点点火光坚守下去的信心。

2024-08-06 本报记者 彭爱 沈青对打铁花“一见钟情”,从经常被高温的铁水烫伤到泼洒出万点“星光”,现在每年都要演出100多场——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36480.html 1 打铁花的沧州农家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