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6日
第05版:05

沧州武师刘连俊和田秀峰——

到意大利去当武术老师

本报记者 祁晓娟 崔儒靖

刘连俊(左二)在意大利教学

老师认真教,学员努力学

7月30日,在意大利乌迪内市的六合武馆里,沧州武师刘连俊和田秀峰正在带着一群外国学员练武。

现场的教学氛围特别热烈。他们虽然语言不通,但通过手势和表情也能“无障碍交流”。

沧州武师和外国学员在学习中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出国教学

刘连俊是沧州知名武师,在青县办武校,传播武术文化。从今年年初到7月中旬,青县盘古文武学校非常“热闹”,迎来了多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武术迷”前来习武。

3月份,沧州六合拳师张少甫的门生美国人亨利来到青县交流学习。

5月份,斯里兰卡的武术爱好者来青县学习盘古王拳。

6月份,刘连俊的俄罗斯弟子安德烈耶夫·安东带着20名俄罗斯武术爱好者来武校学习。他们待了10多天,有的练刀,有的练剑,收获满满。

7月份,丹麦武术爱好者西蒙来到青县,拜访了师父刘连俊,继续研习八极拳、盘古王拳及相关器械。

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武术爱好者每年带着家人或徒弟来青县学武,在这儿学习长则半年,短则半个月。

青县留下众多外国学员习武的身影,也留下了一段段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

如今,跟着刘连俊学习武术的外国学员大多在外国创办了武校或武馆,让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远播海外。

7月23日,刘连俊接受了亨利的邀请,出国教授武术。

亨利今年52岁,是个地地道道的“武术迷”,多次来到沧州习武。他在荷兰、意大利等国开办武馆。

3月份亨利来沧州时,就向刘连俊发出邀请,请他去意大利教学。

刘连俊今年63岁了,虽然不懂外语,但他也不怵头,反而有点兴奋。和刘连俊一起去的还有沧州武术名家田秀峰。

“几年前,我们就去过欧洲教学,还给那里办的武术比赛当评委。”刘连俊说,在这些外国“武术迷”的心中,“沧州武术”是一张闪闪发光的名片。他们以此命名武馆或冠名赛事,在各自国家传播着沧州武术。“这次去国外教学,也是让更多的人了解沧州武术。”田秀峰说。

7月23日,刘连俊、田秀峰等一行人从北京坐飞机,经过长途飞行,到达了意大利。

这是今年亨利和刘连俊的第二次见面,两个人非常高兴,相互拥抱、问候着。

来到武馆后,学员们除了给刘连俊等人热烈的拥抱外,还给他们行了一个抱拳礼。因为亨利教过他们,在武术活动中,抱拳礼是一种常见的礼节和问候方式。

“无障碍交流”

武馆里有来自美国、荷兰等多个国家的武术爱好者,共计40余人参与训练。

跟着从“武术之乡”来的武师习武,他们特别兴奋,学习热情也格外高涨。

在教学开始之前,刘连俊先给他们展示了一套八极拳,又给他们展示了一套八级枪。田秀峰给他们展示了苗刀的招数。

学员们看呆了,拼命地鼓掌。“看完我们的展示,他们别提多兴奋了。”刘连俊说,学员们纷纷上前和他们合影。

“这些外国学员比较较真儿,看你有真本事,才会心服口服地认这个老师。”田秀峰说。

出国之前,刘连俊和田秀峰有些顾虑,他们不会说外语,能跟外国学员正常交流吗?

到了这里之后,他们的顾虑打消了。

虽然亨利请了一名翻译,在现场帮助他们交流,但刘连俊发现,教学过程中,根本不需要翻译。“我们做出示范,他们就在旁边跟着学。”刘连俊说。

看他们的动作做得不对,刘连俊和田秀峰就上前指导,纠正动作。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我们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刘连俊说。

这些学员有的是意大利人,有的来自美国、荷兰、英国、法国等。通过几天的学习,他们不仅在武术上大有长进,还学会了一些简单的中文。

刘连俊告诉记者,他们学会了用汉语打招呼,比如“你好”,还学会说“师父”“刘老师”等词语。

“就地取材”

刘连俊发现,这些学员习武时间不同,基础也参差不齐,就把他们分为了几个组。基础好的学员学习八级枪、麒麟枪、苗刀,基础稍差的学习八极拳。

每天早晨7点,学员们起床、跑步,开始一天的训练。刘连俊和田秀峰的作息时间和学员们一样。“我们每天和他们一起起床、训练。”刘连俊说。

武馆里兵器不多,刘连俊就“就地取材”,有什么兵器就教他们什么。

武馆里有棍子,刘连俊就拿棍子当枪,教他们习练八级枪。

刘连俊看到,武馆里有好多根柱子。“这里没有‘木人桩’,我就拿柱子当‘木人桩’。”刘连俊说,这样,学员们有一个固定的目标,可以进行攻击和防御训练。

虽然有种种不便,但老师教得认真,学员们更是求知若渴。刘连俊教完了一节课,经常走不了。大家围着他问问题。

“我们连比划再猜,也能弄明白彼此的意思。”刘连俊说,他经常被学员们认真习武的精神感动着。

亨利经常向学员们讲述他在沧州习武的经历,大家非常羡慕他。大家热爱中国文化,都想给自己起个中文名字。

一名意大利学员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小龙”,一名女学员给自己起名叫“秋月”。

通过翻译,学员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小龙对刘连俊说:“希望我能跟老师多学功夫,把中国武术发扬光大。”“在这里,我学习到了很多,我要做一名传播武术的使者。”秋月说。

“有机会学习沧州武术,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把老师们请到意大利,我特别高兴。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座桥梁,带动更多热爱武术的人共同学习沧州武术。”亨利说。

相约沧州再见

刘连俊和田秀峰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胃”,到了意大利之后,那儿的饭吃得惯吗?

“这要感谢亨利的妻子。”刘连俊告诉记者,亨利的妻子特意学了几道中国菜,比如炒菜花等,做给他们吃。

刘连俊、田秀峰等非常感谢亨利的细心安排。“别说,他们做的中国菜味道还挺地道,满足了我们的‘中国胃’。”田秀峰说。

在武馆里,到处能看到沧州元素。武馆的墙上不仅挂着亨利在沧州学武时的照片,还有他在沧州参加武术比赛的照片。

武馆里的显眼处还摆着刘连俊、田秀峰等沧州武师送给亨利的兵器。

“这是我在沧州学习武术时,收获的最宝贵的礼物。”亨利告诉刘连俊。

这次去意大利,刘连俊也给外国弟子带去了礼物——水墨画。

当他把这些礼物送给外国弟子的时候,大家别提多高兴了。他们说这是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要把这些画拿回家,挂在家中。

为表达对沧州武术大师的敬意和欢迎,乌迪内市市长还特意到武馆赠送了几本介绍当地历史的书籍给刘连俊、田秀峰一行。这不仅是对沧州武师此次传艺之行的肯定,更是对中华武术文化在欧洲传播与发扬的期许。

10多天时间,刘连俊外出不多,一直陪伴在学员们的身边。“时间有限,我8月7日就要回沧州。”刘连俊说,“我们想着在有限的时间里,多教他们一些。”

刘连俊和田秀峰还计划着,教学任务要结束的时候,给他们举办一个小型的比赛,检验一下学员们的学习成果。

“希望这些学员成为武术文化的传播者。”刘连俊说,很多学员跟他说,喜欢武术,更喜欢中国文化,希望有一天能到沧州转一转,看一看,了解沧州武术的博大精深。他们相约沧州再见。

(本版图片由刘连俊提供)

2024-08-06 本报记者 祁晓娟 崔儒靖 沧州武师刘连俊和田秀峰——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36479.html 1 到意大利去当武术老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