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5日
第09版:09

禁炒“网红儿童”,平台应做些啥

黄齐超

从日常生活到才艺展示,从“金句段子”到知识科普……不少以“萌娃”为主题的账号动辄拥有上千万粉丝,成为各大视频、直播平台上的“宠儿”。这些“小网红”流量大、吸金能力强,虽然不同于前几年“3岁女童被喂到70斤”“一岁半宝宝喝啤酒”等夸张的吸睛方式,但部分家长受利益驱使,不断“另辟蹊径”以躲过监管,带来诸多隐患。

(据8月2日《沧州晚报》12版)

父母用短视频捕捉孩子纯真,分享孩子的成长过程,这没什么过错。但刻意将孩子打造成“小网红”,过早将其推向市场寻求商业变现,则有过度消费儿童的嫌疑。

打造“网红儿童”对孩子有极大的负面影响:比如透支孩子的体力精力;过度暴露隐私,造成儿童心理焦虑;扭曲儿童价值观,助长不良风气等。

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旗帜鲜明地禁止炒作“网红儿童”,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事实上,我国出台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就已经对借“网红儿童”牟利行为说“不”。然而,这一现象并未禁绝,花样还在翻新,不能不令人忧虑。

谁在背后助推“网红儿童”,谁给了流量曝光的机会?答案显然只有一个——视频平台。

尽管法律法规禁止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开设直播账号,禁止他们进行直播,但受利益驱使的父母,“另辟蹊径”以躲过监管,把短视频当成自家孩子晋升网红的捷径。

禁止炒作“网红儿童”,禁止用“网红儿童”牟利,我们不能只警告父母,毕竟,“网红儿童”屡禁不止的背后,不但有急功近利的父母,还有推波助澜的视频平台。

毫无疑问,视频平台应当以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为己任,在禁炒“网红儿童”上有所作为。也就是说,视频平台要对以儿童为主角的视频加强审核,发现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断开链接甚至封号处理。

窃以为,禁炒“网红儿童”最稳妥的措施是——平台应对所有关于儿童的视频限流,切断它们的流量渠道,让未成年人与“网红”绝缘。

网上“晒娃”可以,但消费孩子不行!想让娃成“网红”,更是此路不通。孩子成“网红”未必就是好事,流量池可能是个大染缸。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让孩子远离流量,为孩子的成长保留一片净土。

2024-08-05 黄齐超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36332.html 1 禁炒“网红儿童”,平台应做些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