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购物节,各大电商平台竞相争夺消费者。可消费者打开电商APP的原因,却可能不是买东西,而是遭遇其他APP广告页面的强行跳转。记者调查发现,相关部门虽已治理多年,跳转广告却屡禁不止,而且花样翻新、迭代升级。
(据7月30日《沧州晚报》12版)
何止购物节,如今日常打开一些手机APP,就会遭遇到跳转广告。
经常使用微博的用户,相信都被跳转广告骚扰过。刷微博时只要轻轻晃动一下手机,淘宝的广告就如约而至,防不胜防。
还有一些跳转广告伪装成新闻资讯或者网友的评论,不慎点击后,立刻弹出购物网站或者购物小程序,让人不胜其烦。
现在的市场环境竞争激烈,一些电商平台为了提高曝光度,想方设法争夺用户的“眼球”,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是,企业不能为了自身利益,肆无忌惮地骚扰用户,侵害用户权益。
在这些庞然大物的电商平台面前,个人用户无力抵抗。就像新闻中所言,有人探索“自救”攻略,但也做不到完全屏蔽这类广告。
这些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企业,有多种技术手段,可以轻松突破用户手机的屏障,将各类广告展现在个人用户面前。
为了整治跳转广告,工信部也出台了相应的管理规定,但从效果来看,并不太明显。
难道这些让人厌烦的APP跳转广告,真的无法治理吗?
要彻底治理APP跳转广告,需要法律和制度长出牙齿,呈现法律应有的威严。有关部门应强化巡查治理,加大对违规广告的打击力度,不能坐等群众举报。同时,也要发挥社会公共力量,建立更加广泛的反馈渠道,鼓励网民合理维权。
要彻底治理APP跳转广告,平台和商家应加强行业自律。平台在投放广告时,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用户的体验感。商家应当清楚,以捆绑用户得来的漂亮数据,无法赢得用户的心,只会增加用户的反感,最后得不偿失。
要彻底治理APP跳转广告,消费者要主动站出来参与其中。一是遇到此类事件积极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不放任某些平台和商家的作恶行为。二是可以联合法律公益组织,以集体诉讼形式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