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1日
第05版:05

“乡村妞妞”是怎样把“饭”越做越香的

本报记者 吴艳 摄影报道

杜梦歌制作美食

一家人品尝美食

“在咱农村的夏天,遍地都是野菜,早晨我挑了些马生菜(马齿苋),今儿个咱们蒸马生菜包子吃!”皮肤微黑、一脸憨厚笑容的杜梦歌一边说着,一边手脚麻利地择菜、洗菜。

和面、拌馅、蒸包子……当热气腾腾的包子出锅时,杜梦歌的工作完成了。剩下的视频剪辑工作由她的丈夫贾文会完成。

自2022年起,献县这对90后夫妻已在抖音账号“乡村妞妞”里发布了近400条家常饭制作视频。因视频接地气又操作性强,目前已获得110万网友的点赞、10万网友的关注。

杜梦歌和贾文会也在视频分享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与满足。他们与视频的故事,不仅关乎事业选择,更关乎生活热情与家庭温情,正如杜梦歌所说:“现在是我最有成就感、价值感的时候。”

赔钱的米线生意

时间退回到两年前,那时杜梦歌绝不会想到,爱做饭竟也能帮她和丈夫开辟出一份事业。

杜梦歌和贾文会是献县段村镇北留钵村人。“我们村大多数没有文凭的年轻人,以前的主要出路就是外出打工。”杜梦歌说,她和丈夫也不例外。

儿子一岁时,杜梦歌去了北京,因为贾文会在北京已经打工多年了。

那时,他们在北京的一家食品加工厂工作。贾文会所在的部门生产食品调料,杜梦歌被分到生产车间做糕点和面食。

那几年在北京的工作经历,让只有初中学历的两人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对饮食文化的认知。

2019年,已经儿女双全的杜梦歌和丈夫仍在北京打工,与孩子们聚少离多。

每次离家时,看着泪眼婆娑、依依不舍的一对儿女,杜梦歌总是泪流满面。

于是,夫妻俩商量着回家创业。“挣多挣少没关系,我们就想守着老人和孩子,守着家。”贾文会说。

回家能做什么呢?夫妻俩仿佛心有灵犀一般,把创业的方向定在了美食上。最终,经过商议,两口子决定做速食米线。

夫妻俩经过两年时间的试验,终于制作出几款美味的米线。他们注册了商标,申请了执照,并找到代加工厂,生产速食米线,做起了米线的供应商。

头脑灵活的贾文会看到电商火爆,还联系了当红主播帮他们销售。

“为了保证口感,我们用的是鲜米线,保质期只有90天。本来米线销量不错,但遇到特殊情况,物流时效不能保障。”杜梦歌说,有段时间,大量米线长时间滞留在转运中心,等不及的顾客纷纷申请退款。为此,夫妻俩赔了不少钱。

“没想到做家常饭这么受欢迎”

2022年,杜梦歌突发奇想:“眼下网红经济这么火,咱们还不如趁闲在家的时候试试拍视频,兴许也能分一杯羹呢?”

于是杜梦歌开始做美食主播,丈夫做摄影师。

因为没有任何基础,夫妻俩的第一条视频,整整忙活了8个多小时才发布出去,根本没有引起什么反响。

最初,杜梦歌账号的内容、风格飘忽不定,中式甜点、大锅烩菜都做,普通话、家乡话都有,但就是没流量。

贾文会有些气馁,杜梦歌则给丈夫打气:“我每天的任务就是给你们做饭。反正现在也不能出去打工,咱们把自己做的饭与大家分享一下,你就当拍着玩吧!”

于是,夫妻俩继续努力,渐渐摸索出一些拍摄视频的技巧,粉丝量由几十个增加到了几百个。

去年春天,一条做炸糕的视频发布后,浏览量达到30万,一万多名网友点赞留言。这条视频还上了当天的抖音热搜。

这条视频的火爆增强了两口子做美食博主的信心。

他们认真分析起这条视频突然流量大增的原因,并总结出两点:一是家乡话听着有特点;二是家常小吃可操作性强,更容易学。

于是,两人经过一番商议决定:摒弃高大上的菜品选择,根据季节特点和地域特点进行菜品选择,主打一个接地气。

从那以后,他们用献县话录视频,并将菜品定位在本地家常饭上。

自从找准了视频定位后,“乡村妞妞”的账号迅速涨粉。

去年5月到8月,每月都能涨粉一万。

随着网友关注度越来越高,夫妻俩的抖音账号也有了收益,他们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短视频的拍摄中。

烧柴火的农村灶台

为了让视频呈现效果达到最佳,贾文会在自家小院动手设计了一个室外厨房。

圆木堆成的灶台,两口大铁锅,麦秸卷帘和一串串挂在墙上的红辣椒让这个室外厨房充满了浓郁的乡土风情和田园特色。

温馨简单的一日三餐,烧着柴火的农村灶台成了最好的叙事场景。

春天,杜梦歌教大家做槐花饺子、榆钱窝窝头。夏天,北瓜汤、马齿苋包子等应季美食就成了视频中的“常客”。杜梦歌总能根据季节特点来选择自己的视频内容。

除此之外,这对90后夫妻也会在视频中尝试做一些沧州网红食品:火锅鸡包子、羊肠子包子等。

虽然他们的制作团队并不强大,但播放效果却出奇好。杜梦歌和贾文会拍出的视频中虽然没有精美的摆盘和高端的食材,却有着农村中最真实的生活点滴。

酱黄瓜、腌糖蒜、香辣萝卜条等地地道道的农家饭总能引起网友们的共鸣。

不少网友会跟着视频做菜,做好了会给她留言,做失败了也会给她留言。只要杜梦歌看到,都会认真回复。

每天晚上忙完后,坐在沙发上看网友们的留言,是杜梦歌最享受的时刻。

“妞妞,谢谢你教我做饭!”

“妞妞,以后要经常更新啊,我等着跟你学做饭呢!”

杜梦歌觉得,有这么多人需要自己,她变得越来越自信。小两口的“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

渐渐地,夫妻俩在抖音账号“乡村妞妞”里发布的视频从最初的菜品制作加入了情节设置和乡村风光。夫妻俩和一儿一女的生活日常也会时常出现在视频中。6岁的女儿跟着妈妈一起滚元宵;下雪了,一家人在白雪皑皑的乡间土路上打雪仗;排骨炖熟了,孩子们忍不住用手抓起就吃……网友看到的不仅仅是美食制作,还有视频背后的农家故事,温馨有爱。

一位网友的留言让杜梦歌记忆犹新:妞妞,我是一位漂泊在外的打工人。你的视频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情,柴米油盐间有浓浓的烟火气。除了刺激我想要做美食的冲动,也让我想回老家了。

“让更多外地网友爱上我的家乡饭”

作为一名沧州人,杜梦歌对家乡饭有一种情结。“我们老家这边有很多种美味可口的家常饭,摊咸食、熬北瓜汤、揪面片等,这些本地人习以为常的饭让很多外地网友很感兴趣,非常喜欢。”杜梦歌说。

杜梦歌告诉记者,她的网友中,除了沧州人,还有很多外地人。

一次,一位内蒙古的网友看了视频后给她留言:“没想到你们沧州有这么多好吃的饭,有机会一定去尝一尝。”

如今的杜梦歌和贾文会每天忙碌且充实。晚上,他们会认真讨论第二天要做的菜品,然后研究拍摄角度、敲定视频语言,为第二天的拍摄进行准备。

第二天早上,杜梦歌会根据要拍摄的内容准备食材。夏季,她会直接到自家或邻居家的菜园里摘菜。豆角、黄瓜、西红柿,应有尽有。这时候,贾文会跟在她身后,将她摘菜的过程全部拍摄下来。“田园风光是我们的镜头语言。”贾文会平时经常观摩其他主播的视频,也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拍摄技巧。

夫妻俩开始拍摄短视频时,很多邻居不明白:“这两口子年纪轻轻怎么光在家琢磨吃呀!”

慢慢地,邻居们也明白了杜梦歌和贾文会拍的美食视频是怎么回事,并常常到他们家看热闹。杜梦歌也常邀请邻居们一起吃饭。普通的农家小院传出阵阵笑声。

对于杜梦歌来说,眼下是她过往31年的人生中最“心宽体胖”的时刻。她做着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她赚到了不多但却够用的钱,她不再是那个漂泊异地的打工者。

当然,现在最让杜梦歌有成就感的就是每天能陪着家人一起吃饭。

看到儿女们开怀地笑,杜梦歌知道,她作出了一个最正确的决定。

随着“乡村妞妞”抖音账号的关注度增高,夫妻俩也有了对未来的打算,如果能够在做饭的同时,把家乡的农副产品销售出去就更好了。

2024-08-01 本报记者 吴艳 摄影报道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35975.html 1 “乡村妞妞”是怎样把“饭”越做越香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