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上图)是我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拍摄的,这个图书馆位于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3号,筹建于1909年9月9日,是国家总书库,还是世界最大的、最先进的国家图书馆之一。在国家图书馆沉浸式阅读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
走进国家图书馆,我来到儿童阅览室,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书架,它们好像正在冲着我招手说:“选我,选我!”我大步流星地走到书架前。我从上到下仔细浏览了一番,在书架角落里拿出一本《人性论》。
这本书是18世纪英国哲学家休谟最重要的哲学著作。这也是我第一次读有关哲学方面的书。我怀着无比好奇的心情,轻轻地翻开了这本书。全书分三卷,第一卷讨论知性;第二卷讨论情感;第三卷讨论道德。
我主要看了第一卷,它阐述了认识论,主要说明了知识的起源、分类和范围,人的认识能力和界限,以及推理的性质和作用等内容。
休谟认为人类心灵的一切知觉可分为“印象”和“观念”这两种不同的类型。比如,当我们看到一朵很美的花时,也许会用“美”这个形容词来概括这朵花“美”的具体表现。我们只能试图以更接近于花朵“如何美”的语言,来做一个大致的勾画,而始终无法精确地说出这朵花如何如何美,它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意识中。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明白了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经验和感觉观察到的,这也是我在图书馆阅读的收获。
(指导老师:边海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