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买到手后,消费者的第一反应就是去读一读说明书。可是,许多人发现,越来越多的商品说明书让人“一头雾水”:文字描述不清、使用方法不提……说明书简直成了一纸摆设。
6页说明书4页英文
顾客只能自己“摸索”
前几天,家住颐和庄园的曹女士给即将上大学的孙女买了一个旅行箱。按照商家的说法,这个旅行箱除了箱体,还是一辆带轮子的儿童手推车,可随意拆卸组合。
收到货后,曹女士拆开了包装,看着这个带轮子的旅行箱却不知道如何下手拆。找到说明书后,她发现说明书一共6页,其中4页是英文。中文页面里,除了产品的基本介绍,真正能派上用场的拆卸说明却只有几行:“将箱体单独抬起,让箱体挂钩从车架上分离下来(脱钩),斜着向下拉出箱体”……在说明页的一侧,还有一张两只手握住支架的黑白照片,照片上却没有任何指示标注。
按照简单的文字描述,曹女士只能自己“摸索”,她一使劲儿将车架从箱体上“掰”了下来。“拆是拆下来了,也不知道有没有把手推车弄坏了。”她无奈地说。
被说明书的困扰的人不在少数。市民孙先生前不久买了一顶蚊帐,结果组装的时候遇到了麻烦。“说明书只有一页纸,安装流程写得十分简单,根本没说明白。安装时遇到问题,还得再上网联系客服,沟通不清的只能自己琢磨了。一通忙活下来,感觉自己都快成专业安装师傅了。”他告诉记者。
“希望说明书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如果‘只说不明’,那说明书还有什么意义呢?”市民曹女士道出了许多消费者的心声。
遇到问题需上网查
老人有些手足无措
面对语焉不详的说明书,不少消费者都有自己的解决办法:“遇到问题可以上网查”“说明书说不明,可以直接找客服索要视频教程”。
市民彭女士网购了一台智能洗地机。她打开包装箱后,看到凹凸不平的盒体嵌着各种零件。对于这些零件的用途,说明书上并没有详细说明。为了避免麻烦,彭女士直接向线上客服求助。很快,客服发来了一系列安装的示意图和小视频。刘女士一边看视频一边安装,用了一个小时将众多零件归了位。
“虽然说明书上没有清晰的标注,好在客服给力,没浪费太多时间。”彭女士说。
年轻人与网购平台的客服沟通轻车熟路,但是不少老年人却手足无措。这不,退休在家的徐先生为纸质说明书上了一回火。为了让孙女不用到楼下打印店打作业,他花了900多元购买了一台打印机。打印机送到家,他却犯了愁。“我按照说明书一步一步安装,到最后还是打印不出来。想要找客服问问,说明书上竟然没有联系电话。”徐先生说,说明书里竟然没有针对所买型号打印机的安装方法,所有内容只是整体性的安装指南。
“希望厂家在制作说明书时,尽量简单点、具体点,多考虑下我们老年人的感受。”徐先生告诉记者,后来他请教邻居,这才让这台打印机正常使用。
律师观点:
说明书要“与时俱进”
“按照有关法律和标准要求,产品说明书的内容必须齐全,表述应当通俗易懂,让普通消费者都能看得懂。”我市一家律师事务所的李彬律师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二十七条规定,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志必须真实。
“说明书作为产品的一部分,如果说明内容草草了事,很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对商品了解不充分,以致使用不当、商品损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这明显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李彬表示,说明书一定要“与时俱进”,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可以在文字介绍的基础上,增加详细的图解、视频讲解二维码等,尽量做到翻阅说明书就能解决正常的产品使用问题,避免或减少消费者找不到、看不懂等问题。除了提供详细说明书,厂商还应该保留畅通的联系方式,方便消费者随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