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退休的李先生报名了“香河一日游”。只要交20元报名费,就能去香河游玩一天,还赠送鸡蛋、花露水等7件礼品。原以为占了便宜的李先生发现,一日游其实就是购物游。他们被大巴车拉去购物点,让他们以远超市场的价格“自愿”购买产品,而且一经售出就不退货。仅李先生所在的一个微信群里,这样的低价游每周都有。
(据7月6日《沧州晚报》4版)
近年来,低价“坑老游”一直以各种形式和套路悄悄收割老年人。有的商家以低价游、免费游的噱头,吸引老年人参团旅游,在旅游的过程中安排各种购物环节,忽悠老年人购买低质高价的产品;有的打着旅游的名义,进行保健养生、艺术品收藏等骗局,诈骗老年人钱财;有的雇用讲师,向老年人推销理财产品,让老年人的养老钱血本无归。
针对老年人的“低价游”饱受诟病,却屡禁不止。究其原因,当事各方都难辞其咎。
一些旅行社或者相关组织无视法律法规,在利益驱动下铤而走险,利用低价手段打破交易原则和诚信公平,破坏了旅游市场的秩序。一些商家或个人通过微信群、电商平台等发布具有诱惑力的信息,吸引银发一族,手段隐蔽而多样,也更容易让信息接受面较窄的老年人上当受骗。
一些老年人则在贪便宜和侥幸心理的驱使下,不顾旅游产品的质量而一味追求低价,结果上当受骗。而监管部门执法过于宽容等,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低价“坑老游”的存在。
要想彻底解决低价“坑老游”问题,相关各方要形成合力。
银发一族要加强学习,摒弃贪便宜心理,坚决杜绝“低价团”;执法部门必须拿出雷霆手段,有法必依,严厉打击违法商家和个人,以维护市场公平和秩序。
有些打着“旅游”名义的低价团,其中相当一部分已远远超出了旅游的概念。比如,一些个人或非法组织瞄准银发群体,以“比赛奖励”“政府补贴”为名组织低价游,其最终目标都是让老年人掏出比团费高数十倍乃至百倍的费用购买产品。对此,旅游、工商、价格、商务等相关部门要联合执法,主动监督,加大处罚力度,真正让违法者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