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8日
第07版:07

吴桥一男子向亲戚借款40多万元后“失联”。吴桥县人民法院执行人员赶赴廊坊将他“堵住”——

“埋 伏”

本报记者 唐慧 本报通讯员 孙达 纪录珉

本报通讯员 摄

“你好!我们是吴桥县人民法院执行人员,这是我们的执行公务证和工作证。”吴桥县的郑某借钱不还,还逃避执行。法官确定郑某藏匿地点后,赴廊坊执行,将外出返回的郑某控制住。

郑某被拘留后,他的妻子代他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

借款40多万元

竟然赖账不还

吴桥县的犍某与郑某是亲戚。2021年至2022年间,郑某以各种理由多次向犍某借款共计40余万元。

借款到期后,犍某多次向郑某催要,郑某始终不还钱。犍某无奈,将郑某告上法庭。去年7月10日,吴桥县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吴桥法院)依法对此案作出民事判决:郑某在七日内还清欠款。

面对法院的判决,郑某仍旧没有履行还款义务。为此,犍某向吴桥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逃避执行

躲到外地藏匿

吴桥法院执行法官受理案件后,第一时间围绕郑某名下财产展开调查,确定郑某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法官打不通郑某的电话,按照郑某登记的住址多次上门执行,发现郑某家始终没人。郑某去向不明,案件执行工作一时陷入僵局。

“我查到了,郑某现在在北京工作,租住在廊坊市香河县一个小区里。”今年4月8日,执行法官接到申请执行人犍某传来的消息,立刻组织执行人员驱车赶往廊坊市香河县。

当晚7点左右,执行人员赶到廊坊市香河县,在犍某的配合下,围绕郑某展开调查,很快锁定了郑某的行踪。

送孩子上学

被法官“堵住”

4月9日凌晨4点,法官带领执行人员趁夜色来到郑某租住的居民小区蹲守。

当天早晨7点30分,执行人员发现郑某离开小区,送他还未成年的孩子去上学。执行人员决定暂缓行动,等郑某回家时,再对他采取拘传措施。执行人员分头行动,一组驱车跟随郑某,另一组在小区内继续埋伏。

郑某送完孩子刚刚返回小区,埋伏已久的执行人员立即行动,这才发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左图)。

将郑某带回吴桥法院后,法官对他进行批评教育,敦促他履行还款义务。面对法官,郑某仍旧以没有钱为由拒不还钱。

达成和解

承诺分期还款

见郑某仍不还钱,法官依法对他作出司法拘留15天的处罚。法官告知郑某,拘留并不是执行案件的终点。待拘留执行完毕后,郑某仍要履行还款义务。

见丈夫被拘留,郑某的妻子主动来到吴桥法院,向法官咨询案件和解相关事宜。

在法官的主持下,郑某的妻子代替郑某与犍某达成和解。双方约定:郑某先还给犍某3万元现金。郑某的妻子以名下的房产作为担保,承诺分期偿还剩余借款。

2024-07-18 本报记者 唐慧 本报通讯员 孙达 纪录珉 吴桥一男子向亲戚借款40多万元后“失联”。吴桥县人民法院执行人员赶赴廊坊将他“堵住”——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34284.html 1 “埋 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