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5日
第05版:05

祖孙俩的沧州“亲戚”

本报记者 姚连红 摄影报道

7月7日上午,沧州善行公益团队的志愿者来到新华区志强路平房方秀琴家,为她送来1200元爱心款(右图)。

多年前,来自吉林的方秀琴来到沧州市区居住。儿子患病多年,她靠捡拾废品维持着这个家。几个月前,儿子的突然离世让她悲痛万分。此时,一群爱心人士帮她渡过一个个难关。

多年前,方秀琴的儿子来沧州打工。2016年,儿子患病,方秀琴从吉林来到沧州和儿子一起居住。方秀琴除了照顾儿子,还要抚养三四岁的孙女迪迪。每天早晨,方秀琴便拎着口袋上街捡废品贴补家用。

偶然一次机会,一位叫“行智”的网友拍了一段方秀琴捡废品的视频,连同这一家人的故事一起发到了网上。很多人看到后,被方秀琴坚强乐观的精神打动。

今年4月份,方秀琴的儿子不幸离世。就在方秀琴悲痛万分、不知所措时,沧州善行公益团队的志愿者赶过来,帮她操持完儿子的后事。自此,这群人便成了方秀琴家的“常客”。

考虑到方秀琴的实际困难,志愿者承担了她每月400元的房租,并不定期送来生活必需品。看到迪迪的房间没有衣柜,志愿者出资买来新家具,为她打造了一间“温馨小屋”。方秀琴说,有一次,一位女士送来30多个刚蒸熟的大包子就走了,她也不知道人家的名字。一对年轻夫妻在网上看到方秀琴的故事后,专程来到她家,和她聊天,帮她打扫院子。

从那以后,方秀琴家的小院里就没有断过人。一位姓谢的女士给她送去慰问品和孩子爱吃的汉堡,还给她送来一部新手机;新华区东环派出所的社区民警王亮买来几大包生活用品和文具;新开路社区联合辖区爱心企业为方秀琴送来1000元钱,并帮她联系低保办理事宜;志愿者经常带着迪迪外出游玩……

如今,方秀琴仍坚持每天上午去捡废品。很多人主动将塑料瓶、废纸板送给她,还有人老远就和她打招呼。“我这个外乡人在沧州感受到这么多人的关爱,我想说声‘谢谢’。”方秀琴激动地说。

2024-07-15 本报记者 姚连红 摄影报道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33948.html 1 祖孙俩的沧州“亲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