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无私天地宽”,这句话是我祖母常说的,可以说,这是我家的家风。
小时候,我的父母因工作繁忙,无暇照顾我,我便与祖父祖母一同生活。
当时,我的祖母已从居委会主任的岗位上退休了,但她还不停地义务忙碌着,继续着原来的工作。
她有“小巷总理”的美称,虽说官不大,但责任不小,且与老百姓直接打着交道。她干得好,老百姓拍手称赞好;她若办事不力,老百姓就会骂人。老百姓有啥说啥,且爱憎分明,正如一首歌里唱的:老百姓心里有杆秤。
上世纪60年代,组织给祖母一家分配了一套住房,可她考虑到单位还有其他同事的住房条件更差,亟须改善,硬是没有搬进去。最后,一位有着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的同事高高兴兴地搬进了那处新房。
这位同事一开始还以为是组织上照顾他,他后来才知道,这是我祖母牺牲自己利益,并耐心地说服自己儿女们的结果。其实,当时,我祖母一家人的住房也不宽敞,9口人蜗居在斗室里。祖母的那位同事不善言辞,没有当面道谢,但他背后把这件事告诉了许多人。听说,他不止一次泪流满面呢。
那时,祖母的7个儿女都在上学,因此,本子、笔墨的需求特别大。然而,祖母从来没有从单位拿回来一张纸、一支笔给儿女们用过。
一次,当时还在小学读书的叔叔悄悄从祖母单位拿回一支笔。祖母得知后,硬是让我叔叔把笔送了回去。如今,我们每年举行家庭聚会的时候,叔叔还会提及到此事。这件事对他一生的影响十分深刻。
当年,居委会主任负责其所在街道居民的招工、参军以及纠纷调解等工作。在一些人的眼中,这是一个肥差。可我的祖母却不是这样想的,她一直努力地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且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行到底。
一次,街道办工厂招工,名额有限,祖母居然把给自己女儿的名额主动地让给了一位街坊,只因他家尚无一个人正式就业,经济非常拮据。我知道,当时,我的姑妈对祖母很不理解,甚至埋怨了很久,但最终还是服从了祖母的安排,并为她高尚的品德而感到自豪。
受祖母的影响,我早已把无私奉献的精神落实到我的工作上、生活中,也把这种家风传承给了我的下一代。可以说,祖母留给我们的无私奉献的家风,是她老人家送给我们永世享用的宝贵财富。
家风帮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引我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