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以来,不少城市的网约车“拒开空调”“开空调要加钱”引发的争议不断。一些网约车司机和出租车司机,当被问及大热天为什么不开空调时,大多数回答都是“开不起”。
(据7月6日《沧州晚报》4版)
不可否认,网约车运营服务费用,相对于巡游出租车而言较低,这种价格优势也是乘客愿意坐网约车的主要原因之一。网约车如果因为开空调导致运营成本增加,进而提高服务费用的话,可能会在市场上失去优势和竞争力。事实上,网约车不开空调,司机也很辛苦,因此没必要指责司机。
乘客在夏天要求司机开空调,合情合理。然而,一些平台以特惠快车、一口价等活动吸引用户,使得司机收益缩水,不能保证基本服务。补贴有限、平台抽成过高也是倒逼司机不开空调以节省运营费用的原因。
网约车行业的收入水平本来就不高,如果平台还要求司机不计成本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那么,对于司机来说也是不合理的。试想,如果因夏天开空调及其他运营成本过高,网约车司机赚不到钱甚至还倒贴钱的话,势必减少或停止运营,而乘客将很难打到网约车,这样陷入无解的恶性循环,将导致高温天气下“打车难”。
网约车“空调费”之争,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网约车司机遭遇平台的不透明抽成,以及其他运营成本的问题。因此,交通运输等管理部门应当履职尽责,趁“热”协调化解纷争。
一方面,敦促网约车平台向社会公开计价规则,合理设定平台抽成比例或会员费上限,从而减少运营成本,相应提高网约车司机群体的经济收入。
另一方面,“空调费”争议还源于收费标准不透明。平台可以约定公开的指导价格,由平台、司机、乘客三方共同分担“空调费”,并明码标价,让乘客能够明明白白消费,以减少矛盾和纠纷。
此外,还可以像其他传统行业一样,由平台向网约车司机发放高温补贴,切实保障网约车司机的合法权益。这样,运营成本降低,网约车司机不再有“开不起空调”的顾虑,这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