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4日
第05版:05

养老行业中的00后小伙子

他们是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养老专业的第一批毕业生,看好养老服务行业的前景,把伺候老人当成了自己的事业——

看到老人的血压正常,芮钟旭很高兴

赵宣陪老人们打台球

本报记者 张 丹

7月1日上午10点,在北京一家养老社区的房间里,芮钟旭正在给一位老人打鼻饲。

这样的工作,芮钟旭一天要做两次。

这样的老人,芮钟旭一天要服务3位。

除了打鼻饲,芮钟旭还要负责照护3位老人大小便、翻身、按摩、遛弯等。

不担心被人笑话吗

如今,护工以中老年人居多,而芮钟旭是一位00后。

不仅如此,今年22岁的芮钟旭还是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首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以下简称养老专业)的毕业生。

芮钟旭出生于沧县。在高考前,芮钟旭从没想过,有一天他会在大学毕业后去伺候老人,也没想到过自己以后的工作会和养老相关。

芮钟旭说,高考结束后报志愿时,他注意到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有跟养老相关的专业。

“当时也有人说过,一个男孩子将来伺候老人,不担心被人笑话吗?”芮钟旭说,听到这话时,他微微一笑,因为他看中的是这个专业的前景。

大一的时候,芮钟旭产生过疑惑,因为他们学的课程有医学知识、管理学知识、服务知识等。

“一时间,我有些没有方向了。”芮钟旭说,大一那年的暑假,他到市区的一家养老院实习了一段时间。

一实习,芮钟旭才发现,原来大一学的这些知识,在工作实践中都是用得着的。

进入大二后,芮钟旭学习的劲头更大了。

“老年活动策划、老年心理学、老年康养质量等,都是我们要学习的专业知识。”芮钟旭说,学习这些知识,也是为了让老人们能够在养老院里生活得更快乐。

芮钟旭说,作为养老专业的一名学生,他觉得护理是他们为老人服务的基础。

“服务老人不分男女,虽然是男生,我们也要做得像女生一样细致。”芮钟旭说。

正是靠着这股认真劲儿,前段时间,芮钟旭在河北省职业院校“养老服务技能”(高职组)技能大赛上获得了一等奖。

如今,芮钟旭已经成为一名专业的护理员,每天尽心地为老人们服务。

“老人们都对我的服务竖大拇指。”芮钟旭说,他相信,有了他们这些有专业知识的服务人员,老人们的老年生活会越来越好。

让老人充实快乐

21岁的赵乾是芮钟旭的同学,如今也在北京的一家养老院做护理员。

和芮钟旭不同的是,赵乾在养老院负责的是自理楼层。

“也就是说,我负责的老人基本是能自理的。”赵乾说,他工作起来要比芮钟旭轻松一些,和老人以及老人家属的沟通也会更多一些。

说起学养老专业的原因,赵乾说,是因为他了解到未来老龄化会比较严重,需要更多的人为老人们的养老服务。

“我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也喜欢提前进行规划。”赵乾说,尽管他报这个专业时,耳边也会有一些不同的声音。

赵乾每天的工作内容是,查房,了解老人们的需求,为老人们做好服务。

“这样说可能会比较宽泛,其实简单说就是保证老人们在养老院身体健康的同时,还要让他们感觉充实、快乐。”赵乾说。

一位70多岁的老人对赵乾说,他喜欢唱歌。赵乾和领导商量,给老人们组织了红歌大赛。

一位老人喜欢拍视频。赵乾就每天配合老人拍一段视频。他还会时不时和老人聊聊,教老人把视频传到视频号上。

还有的老人喜欢运动。赵乾会跟老人们聊天,问大家都喜欢什么样的运动。他会和养老院其他工作人员,为老人们策划一场趣味运动会。

“其实老人们特别容易满足,我们稍稍动动脑筋,组织点儿活动,老人们就会兴奋上一段时间。”赵乾说,现在,他很庆幸自己学习了养老专业。

“我们不仅学了护理知识,还学习了老年心理学、老年活动策划等。”赵乾说。

在没学养老专业以前,赵乾以为养老院就是给老人们提供一个生活场所,让老人们在那里有饭吃、有人伺候。但真的进入这个行业后,他才深深地体会到,养老已经不仅仅是简单地让老人老有所养,还要让老人老有所乐。

“我现在也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专业知识。”赵乾说,他想利用自己所学,给老人策划更多的活动,让老人们生活得更快乐。

难忘的第一次

21岁的孙夫昌是邢台人,如今也是北京一家养老社区的护理员。

和芮钟旭一样,孙夫昌护理的也是不能自理的老人。

“我一个人要护理4位老人。”孙夫昌说,他每天早上6点半上班,一班12个小时。

孙夫昌现在还记得,他伺候的第一位老人,体重有90多公斤。

“我每天要负责把这位老人从床上挪到轮椅上,带老人活动后,再把老人从轮椅上挪到床上。”孙夫昌说。

扶正常老人从床上到轮椅上,是件很简单的事。

“但这位老人因为体重过重,又患过脑梗,所以身子特别沉。”孙夫昌说。

一般情况下,他要和两名护理员配合扶这位老人从床上坐起来,稍微休息一会儿后,再抬着老人上轮椅。

“做这件事确实比较累。”孙夫昌说,每次扶完老人,他都要坐下歇一会。

因为扶老人时,腰比较用力,所以在扶完老人几次后,孙夫昌的腰疼得厉害。“我年轻,稍微休息两天就恢复了。”孙夫昌说。

第一次给老人冲洗大便时的情景,孙夫昌仍记忆犹新。

“那是一位80多岁的奶奶。”孙夫昌说,当他得知老人要大便,赶到老人房间时,老人已经把床都弄脏了。

孙夫昌和另外一名护理员赶紧帮老人清理,又把老人扶进了卫生间。

在卫生间,孙夫昌和同事给老人冲了澡,又给老人换上干净衣服。

“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儿,在生理上有些不适感,慢慢也就适应了。”孙夫昌说,他们做的就是这份工作,累是累点,但这样能让老人们不那么受罪。

如今,孙夫昌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把老人的大便、小便时间调节得比较有规律,“老人们现在生活比较规律。”

和老人在一起很快乐

21岁的赵宣,现在还没有从事过一线护理工作。

赵宣是保定人,也是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养老专业的学生。如今,他在北京的一家养老社区做行政工作。

赵宣说,他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养老社区里的资产管理等。

赵宣介绍,他们学习的养老专业,并不是人们传统意义上认为的“伺候老人”。

“伺候老人”其实也就是护理,这是所有学这个专业学生的基础。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掌握跟老人相关的很多知识。”赵宣说,也是因为有了这些知识,让他跟老人们相处得很好。

“我们这里是一个养老社区,社区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心。”赵宣说,因为他的宿舍就在社区内,所以工作之余,他都会去找老人聊聊天或者玩一会儿。

如今,赵宣在养老社区里已经有了几位老年朋友。

“这些老人里,有我的棋友、球友还有运动‘搭子’。”赵宣说,他们都是身体比较健康但是年龄稍微大一些的老人。

在跟他们相处过程中,赵宣会利用自己所学的老年心理学知识,跟老人聊聊天。

“在聊天的过程中,老人获得了快乐,而我也跟着老人学习到很多人生知识。”赵宣说。

在他们的养老社区,每天活动排得很满,老人们充实且快乐。

赵宣说,看着这些老人们每天精力充沛的样子,他都有些羡慕这些老人的生活。

“第一批养老专业的毕业生很争气,虽然都是00后,但都特别踏实肯干。”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健康管理与服务系党总支书记、主任李旭介绍,这批学养老专业的学生一共41名,仅5名男生。因为男生体力更好,所以在就业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他们拥有专业的照护技能,不少人在毕业前就被企业‘抢聘’。”李旭说,眼下,养老专业已经从“冷门”变成了“热门”,随着“银发浪潮”的到来,养老行业可能会衍生出更多专业,涌现出更多专业型人才,让老年人的晚年更幸福。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24-07-04 他们是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养老专业的第一批毕业生,看好养老服务行业的前景,把伺候老人当成了自己的事业——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32956.html 1 养老行业中的00后小伙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