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陈列艺术赋予博物馆形象,那场景复原就是这众多形象的“生命”。6月21日,我们育红小学部分晚报小记者参观了沧州博物馆大运河文化展展厅,其中的多处场景复原让运河历史文化生动起来。
展厅入口处,一幅宏大的运河开凿场景,瞬间将人们带入运河历史的长河中。兵夫和百姓,有的手持铁锹,有的手推小车,一锹锹地开挖,繁忙劳碌中抛洒着血汗。“运河体现的是王者意志,但挖河靠的却是兵夫和老百姓手里的铁镐。挖河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劳动。”讲解员阿姨介绍说。
另一处码头场景复原也令人难忘。简陋的岸边码头上,船工们正在搬运货物,一麻袋货品扛在肩头,身旁是木推车、簸箕、斗、升、麻绳等用品;向远处望去,帆樯林立,货物满仓,船只往来穿梭,一派繁荣景象。看着这一场景,我们能想象到当时沧州的繁华与热闹。
最引人注目的还要数东光码头遗址和沉船场景复原。一艘古老沧桑的货船,栽进了淤泥里,船上瓷器散落。“这一场景结合了东光沉船发掘时的情景,运河展厅中的很多瓷器就来自这艘沉船。”讲解员阿姨说。
大运河是沧州的母亲河,是我们的文化源泉、情感纽带、记忆符号。此次参观,我收获满满。
(指导老师: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