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视储备如同孩子的“视力存款”,消耗快会容易近视,不少家长因此产生护眼焦虑。由于护眼心切,一些希望孩子恢复度数、摘掉眼镜的家长,轻信市场上视力矫正机构的特殊治疗。什么是远视储备?哪些原因导致孩子储备不足?防止孩子过早近视该怎么办?市面上一些视力养护机构主打的“护眼套餐”真有效吗?记者进行了调查走访。
用眼负担重
加快远视储备消耗
甘肃爱尔眼视光医院2023年在兰州市普查时发现,121个幼儿园里有两成儿童存在远视储备不足,3.4万小学生群体中近视率接近四成。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眼保健科副主任医师张瑜说,从就诊情况来看,小学三年级以前的儿童群体,四分之一出现近视问题,这种现象在10年前很少见。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出生后眼球为远视状态,远视储备相当于人的“视力存款”,每个人从出生都有一定的储备,尽量延长孩子宝贵的远视储备使用期,孩子未来近视的风险就会降低。当远视储备消失殆尽,如果孩子还在发育期,会逐渐往近视的方向发展。
“孩子在家里本身就依赖电视、手机,到了学校,触屏教学一体机替换了粉笔和黑板,教学工具电子化让我对孩子的视力非常担忧。”陕西咸阳家长吕松伟说。
“这类兴趣教学本身就比较费眼,很多培训机构还开发了网课和电子作业,增加孩子的用眼负担,还挤占了户外活动时间,这也是导致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因素。”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儿童视觉学组委员田蔓男说。
“防控神器”五花八门
究竟哪个靠谱
在甘肃兰州,记者打开手机地图搜索“视力”,附近出现各类视力防控馆、健康护眼店、视觉训练基地、摘镜中心。记者进行了随机暗访。一些商家宣称,使用他们营销的套餐或产品,可以提升孩子的裸眼视力,有望摘掉眼镜。
在一家视力训练机构,店家墙面上广告效果图显示,一些消费者接受苗方调理和智能训练后,成功“摘掉”了眼镜。店家称,苗方按摩调理搭配哺光仪治疗,可以提升裸眼视力,让近视的孩子不戴眼镜就看得清。
专家提醒,这些机构将视力作为评估近视的标准,这本身是错误的。“孩子有没有近视,应通过散瞳验光后的屈光度、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来综合评估。”张瑜说。
为了吸引消费者,有近视“防控神器”甚至打上AI等先进概念,但产品疗效受到质疑。
在一家宣称“15分钟提升裸眼视力”的机构,商家推荐记者购买9800元一副的动焦训练眼镜,该产品是让佩戴者在15分钟内看远看近1500次,称这种动焦训练有可能降低度数。在另一家视功能训练店,店家推荐3D训练平板电脑,声称这不是一般的平板电脑,会用AI为孩子匹配个性化训练方案,单纯观看3D动画就可以提升视功能和裸眼视力。
“业界普遍认为,动焦训练调节方法对控制近视没有效果。很多近视的孩子本身接触电子产品过多,3D平板电脑或许只适合于弱视、视功能异常和斜视患者,并不适合已经近视的孩子。”张瑜说。
由于护眼心切,不少家长轻信“摘眼镜”广告,在护眼路上屡屡走弯路,影响了孩子的视力健康。家长王月曾带着孩子在兰州市一家近视防控机构进行控度训练半年,先后使用哺光仪、理疗按摩仪、明目贴和控度镜。“不料半年后近视从150多度涨到300多度,我去投诉时,发现还有人和我有同样遭遇。”她说。
张瑜说,护眼心切的家长之所以走弯路,在于普遍接受不了孩子过小就戴上眼镜,“只要不戴眼镜,各种手段家长都愿意尝试,这才耽误了孩子的治疗”。
消费陷阱多
产品难有真疗效
——“防控神器”不“神气”,个别缺乏循证医学证据。部分机构在开展近视矫正时,推出各类主打产品,使用“恢复视力”“降低度数”“近视治愈”等表述,但专家和部分家长反映,其矫正效果不佳,甚至使用安全性也无法得到保障。
——视力训练藏猫腻,诱导性检查造成恢复视力的假象。记者在暗访时,遇到一些对视力训练效果深信不疑的家长,称“自己孩子视力训练一段时间后,看视力表更加清楚了”。
受访专家告诉记者,一些训练机构经常使用小伎俩,给人造成视力恢复的错觉。“把灯箱的灯源调亮一点,反射镜放近一点,或者把5米款的视力表调换为2.5米款,都会产生不同的测试结果。”甘肃爱尔眼视光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病科副主任周琪说。
——未经科学诊断使用正规产品,假性近视容易成真性近视。如今,被证实科学有效的近视矫正控制技术手段,主要包括角膜塑形镜、多焦软镜、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等控镜产品。
“但是一些配镜机构,在未经过视功能检查的情况下,将这些控镜产品任意推荐给消费者,反而容易影响视力健康。”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盛迅伦说,散瞳可以排除假性近视的可能,但一些店家没有散瞳验光,也不去给孩子做细致的眼部检查,仅通过插片验光,随意佩戴角膜塑形镜,这是很不负责的。如果是假性近视,配戴的话会导致真性近视的发生。
视力矫正“擦亮眼”
守护孩子“光明”未来
专家认为,可将“关口前移、行为干预、精准防控”作为重要策略,这样能产生持续的作用。
盛迅伦建议,对近视前期儿童青少年早期干预,防止他们戴上“小眼镜”。“结合近视防控数据采集、档案建立与管理系统,将儿童青少年群体划分为视力正常、远视储备不足、出现近视问题、戴镜视力正常等几类,从家庭、学校、医院等形成一套视力分级管理和矫正流程规范,提供个性化的近视管理方案,提高视力防控的科学性、可及性和有效性。”
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示,家长为孩子选择护眼产品时需要格外“擦亮眼”,谨防被骗。眼贴适用于缓解轻度眼疲劳及减轻用眼过度引起的不适症状,视力训练仪适用于青少年假性近视的恢复训练或缓解视疲劳,这些产品很容易被夸大为可治疗近视。为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加强市场监管,2019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要切实加强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各地也根据通知要求,对威胁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现象进行治理,加强市场监管。
据《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