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满园 花开富贵》《双鱼戏水》……刘希威看着手机视频中自己的刻纸作品集锦很是高兴。
这是刘希威的手工老师孙俊红送给他的一份“特殊礼物”。4分30秒的视频,汇集了刘希威近一年来的刻纸作品。
近日,刘希威入选了第十六届宋庆龄奖学金获奖候选人名单,老师和同学们都为他高兴。面对老师们的祝贺,刘希威高兴地用手语表达着感谢。
刘希威感谢老师们的付出,因为他们,自己的无声世界才变得多姿多彩。
“特殊礼物”
刘希威是沧县特殊教育中心的一名学生,今年16岁。他在这所学校已经学习了8年。
虽然刘希威一直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但没有阻挡住他的生活丰富多彩。沧县特殊教育中心的老师和爱心人士,帮助他成长,让他变得自信、坚强。
孙俊红是刘希威的手工老师,从2016年起,她就开始教刘希威刻纸。
孙俊红说:“刘希威是个踏实认真、懂得坚持的孩子。”
刻纸是个细致活儿,有时一不留神,就有可能刻坏。孙俊红就教刘希威从最简单的花刻起,逐渐加深难度。
看着老师手上的刻刀在纸上“舞蹈”,不一会儿,一幅刻纸作品就完成了,刘希威特别崇拜老师。
因为刘希威有听力障碍,孙俊红在指导他刻纸时,除了用手语告诉他一些注意事项,更多的是给他进行示范。
刘希威记住了老师强调的重点,慢慢去刻。有时候,手酸了,他就甩甩手,再继续。
一张红纸、一把刻刀带给了他自信和快乐。刘希威的刻纸越来越精美。他的刻纸作品还登上了“学习强国”等平台。
孙俊红将学生们的刻纸作品用心保留下来。今年5月,沧县特殊教育中心举办了手工绘画作品展,展出了孩子们的刻纸、绘画等作品。刘希威参展的刻纸作品就有30多幅。
“刘希威的刻纸作品还在沧县第三十四届校园艺术节作品评选中荣获了一等奖。”孙俊红说,看到刘希威刻纸技术不断进步,她很是高兴。她把刘希威的刻纸作品整理拍照,做成一个视频送给他。
刘希威收到这个“特殊礼物”时,脸上乐开了花。他用手语表达:“谢谢老师,老师您辛苦了。”
抖空竹登上央视舞台
刘希威不仅喜欢刻纸,还喜欢抖空竹。他曾与同学组队将空竹抖上了央视舞台。
2017年,刘希威在沧县特殊教育中心的课堂上,看到志愿者张军抖空竹。空竹上下翻飞,如同精灵一般。
“我喜欢,我想学。”刘希威用手语表达着。从那时起,刘希威和其他学生便开始跟着张军学习抖空竹。
想要抖得好,必须付出辛苦。刘希威仔细观察老师的动作,然后反复练习。课余时间,他也会找地方练空竹。
从绕、摆、悬等基本动作,再到望月、高抛等花样动作,刘希威抖空竹越来越熟练,学会的花样也越来越多。他的身体灵活性、手眼协调性也得到了锻炼。
别看空竹不大,可要抖起来,也挺费力气的。刘希威经常练得满头大汗,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一次抖空竹时,他的手被空竹打到,受伤流血了。
处理完伤口,老师让刘希威先歇歇,可他却用手语表示,不用歇,没事的。然后,他继续训练,不想耽误训练进度。
刘希威和同学们带着空竹站上了沧县举办的文化艺术节舞台,还去石家庄参加比赛,并参加了央视“幸福账单”节目。
在“幸福账单”节目中,刘希威等4位同学伴随着音乐《男儿当自强》,在台下手语老师郭艳的动作带领下,精神抖擞地抖起了空竹。孩子们的那份自信,让他们成为舞台焦点。他们最终拿到了“幸福账单”基金。
刘希威的父母经营体育器材生意。一次,父母去参加展销会时也带上了他。他现场抖起空竹,行云流水的动作吸引了不少人。
当时,大家希望刘希威再表演一段。刘希威很自信地为大家展示。不少人竖起了大拇指,为他点赞。
“孩子抖空竹时一点也不怯场。”刘希威的母亲王九龙说,看着孩子自信的模样,她很欣慰。
爱上轮滑
在沧县特殊教育中心,刘希威还学会了另一个技能——轮滑。
“我喜欢踩在轮子上滑行的感觉,自由自在的,很舒服。”刘希威用手语表达着对轮滑运动的喜欢。
为了让这些“折翼”少年也能感受到冰雪运动的快乐,2019年,沧县特殊教育中心组建了轮滑队,教孩子们轮滑。刘希威成了轮滑队中的成员。
餐厅楼二楼、校门外的马路成了孩子们训练的场地。
刘希威记得,刚开始穿上轮滑鞋,他自己根本站不起来。在老师的帮助下,他才站起来,还没走两步,就摔倒在地。
刘希威用手语表达着:“学轮滑时,摔倒是常有的事。摔倒了,再爬起来练。老师对我们说,练好了,可以出去比赛的。”
从站立行走,再到滑行,轮滑队里的孩子们付出了很多。他们也暗暗较劲,看谁动作最标准,滑得速度最快。
刘希威在练习侧蹬腿时遇到了难题。他练习这个动作常会摔倒。老师指导后,他就一遍一遍去练习,身上磕伤也不在意。有时,老师问他,“疼吗?”他边摇摇头,边用手语表达:“我喜欢轮滑,这点疼不算什么。”
每次轮滑课,成了孩子们期盼的时刻。课上,刘希威认真练习,直到下课,还有点意犹未尽。他让父母给他买了一双轮滑鞋,回家时也会练习。
刘希威的母亲看着他练习轮滑的样子,能感受到孩子的快乐、放松和自信。
2021年9月,沧县特殊教育中心轮滑队代表沧州市参加了河北省特教学校轮滑比赛,取得了6金5银4铜的好成绩,并获得了体育道德风尚奖。
轮滑带给刘希威很多快乐。有时间,他就会穿上轮滑鞋尽情地滑行。
除了轮滑,刘希威和同学们还跟着学校的老师学习冰壶运动。在沧州市第二届冰雪运动会青少年组陆地冰壶比赛中,他们与其他学校的孩子们进行比拼,取得了第五名的成绩。
沧县特殊教育中心校长孙泽勇说:“冰雪运动带给了孩子们很多快乐,在训练中,他们变得更加阳光、自信。学校培养孩子们的兴趣,通过比赛,不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为他们融入社会进行铺垫。”
传递爱心
在师生眼中,刘希威是个有爱心、责任心的孩子。
在学校里,他总是热心帮助别人。“看到老师拎着重物,希威会主动上前帮着提;学校举办活动前,希威也会帮忙做一些准备工作。”沧县特殊教育中心老师孙艳花说。
在父母看来,刘希威在学校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到了一些让他自信的技能,勇敢地去融入社会。
刘希威每个星期会回家一趟。这时,村里的孩子们就会来找他玩。他把空竹、轮滑、刻纸等技艺展示给孩子们看,还会手把手教他们。
刘希威家有一个养殖场,里面养着鸵鸟、驴、马等动物。每次回家,他都要围着养殖场转一圈,去看看这些动物,并帮着父母喂养动物、打扫卫生。在父亲刘培龙的教授下,他还学会了骑马,享受着马背上的快乐。有朋友过来时,刘希威也会带他们去骑马。这时的他可细心了,牵着马绳,让马走得慢些,保证朋友的安全。
刘希威很孝顺。妈妈王九龙说:“希威一回来就帮着我们干活。他还跟我学会了拔罐。有时我身体不舒服,他也会给我拔罐。”
刘希威的父亲刘培龙是一名志愿者。刘希威将父亲的爱心行为都看在眼里,也跟着去学。帮助困难学生、慰问孤寡老人……刘希威也在尽力传递着爱心。
2022年,坚强自信、乐观向上的刘希威被评为沧州市“新时代好少年”和沧州市“三好学生”,2023年被评为河北省“新时代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