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青县“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系列宣传巡回演出活动在各村庄进行。其中,评剧小戏《特殊的彩礼》因贴近百姓生活,深受村民们的喜爱。它展示了传统婚俗的陋习及婚俗改革后简约、文明、健康的新风尚,激发群众开展婚俗改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成为推动抵制高额彩礼、为家庭“减压”的重要力量。
(据6月18日《沧州晚报》3版)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结婚被视为人生的头等喜事,是两个相爱之人携手共度余生的美好起点,同时代表着两个家庭的联结。然而,现在有一种不良现象逐渐显现——高额彩礼。这种将婚姻与金钱挂钩的行为,不仅扭曲了婚姻的本质,也给众多家庭带来了无形的心理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高额彩礼的出现,与当今社会一些人的价值观扭曲有着密切关系。一些人将彩礼视为衡量婚姻价值的标尺,认为彩礼越丰厚越能体现男方对女方的重视。这种观念是片面的,它忽视了婚姻中最重要的元素——情感。婚姻不是一场交易,而是两个相爱之人心灵的结合。彩礼的多少,并不能决定婚姻的幸福程度,反而可能因为过重的经济负担而给今后的婚姻生活埋下隐患。
当彩礼成为婚姻的主要目的时,婚姻就失去了其应有的神圣和纯洁。男方家庭可能因为筹集高额彩礼而负债累累,而女方家庭则可能因为彩礼的多少而与男方家庭产生矛盾。这样的婚姻从一开始就埋下了不和谐的种子,会成为今后引燃家庭纷争的导火索。
在文明婚俗中,彩礼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表示,而不是衡量婚姻价值的标准。双方家庭应该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彩礼的数额,避免给家庭带来过大的经济负担。
同时,应该加强对青年人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念。青年人应该明白,婚姻的幸福不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基础上。
此外,有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文明婚俗的倡导和推广,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限制彩礼的数额和形式,避免过度消费和浪费。
“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大家应该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念,为推动文明婚俗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