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2日
第06版:06

家风如光 照我前行

李振明

在我家,老实、正直的父亲和纯朴、大方的母亲,一直都是我们姐弟仨的引路人。他们的言传身教,使我们明白了如何好好做人、好好做事。

我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父亲初中毕业后,考上了一所中专。然而,入学一年后,为减轻家庭负担,他选择了辍学。回家后,父亲先后在生产队和粮站当会计,打算盘、计工分、收粮食、管麻袋,日子过得朴素而实在。母亲小学毕业后考上了当时的黄骅县中学,因家境贫寒,便在家务农,生活虽简单,但并不乏味。

小时候,父母都忙于生计,我由奶奶抚养长大。懂事后,看到奶奶放被子的木柜天天锁着,总觉得里面一定藏着秘密。问起奶奶来,她说:“那是你爸爸在大队里当会计时的所有账目,要一直存着,以后好查验。”父亲曾在粮站工作。那时,我们姐弟去找他,总被那里的一大堆花生所吸引。父亲看到后,只是笑笑,却一颗花生也不让我们拿。就这样,几年下来,父亲没有把一件公家的东西私自拿回家过,我们也没有无偿吃过一颗粮站的花生。

在父母的谆谆教诲下,我加倍努力、刻苦学习,在小土房的粮食柜上,在土教室的破烂书桌上一遍遍读书、一篇篇做题,张张奖状贴满了我家的墙面。我终于没有辜负长辈和老师的期望,考上了心仪的省属学校,实现了“农转非”。

蓦然回首,如今,我已经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奋斗了30多年,但依然时常听到父母在电话里的叮嘱:“千万不要占公家一分钱的便宜,咱就老实做人、好好工作。”其实,父母耳提面命的教诲,早已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中。

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在父母的谆谆教导和殷殷期望下,我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国学、哲学等知识,不断提升道德水平,积累人生智慧,并自觉将高尚的道德情操融入到平时工作和生活中,努力做一个有道德、有知识、讲信用的人。

我深知:管好自己的同时,也要教育引导身边人。弟弟每次来沧州看我,都是自己坐公交车,待我下班后,一起找个普通小店吃顿饺子。上下班的路途,我没有乘坐过一次公家的车;另外,也没有安排过一次公款招待。令我自豪的是,儿子通过努力考入了理想的大学,期间,还自愿服兵役,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目前,儿子已完成了研究生学业,并已提前入职心仪的工作单位。

现在,家中老人、我和儿子,老少三代每天都要雷打不动地通一次电话,说说工作上的情况,聊聊生活上的趣闻,解决一些思想上的问题,把我们的良好家风传承下去。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作为一名干部,一定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我深知,这是一份不容推卸的责任!我会一如既往、时时刻刻地保持清醒头脑,坚守做人做事的原则和底线作家风建设的表率,带动家中每个人都做一个对社会、对单位有贡献的人,为营造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而不懈努力。

2024-06-22 李振明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31591.html 1 家风如光 照我前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