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多名网红医生在自媒体上发布视频,讲述了其在下班后为患者加号看病的经过。但这些医生讲述的故事情节过于雷同,有摆拍造假的可能性。记者检索后发现,至少有20名网红医生都发布过此类雷同故事情节,这些内容系其宣传团队“添油加醋”所致,拍摄时医生只是照着稿子念一遍。
(据6月12日《沧州晚报》6版)
医生救死扶伤,言行备受关注。然而,在流量为王的网络时代,一些医生似乎也被卷入“唯流量”的漩涡。他们通过与机构合作,发布吸引眼球的视频,以博取关注度和粉丝量。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可能带来可观的流量,但长远来看,却是对医生职业的亵渎和对公众信任的背叛。
这些摆拍视频往往以温暖的故事情节为噱头,如“医生加班为患者看病”“患者从远方来不会挂号”等。这些内容虽然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但却缺乏真实性和可信度,危害不容小觑。
首先,它损害了医生的职业形象和公信力。医生应该是以专业、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而不是为了博取眼球而编造故事。这种虚假的宣传方式会让公众对医生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其次,它可能误导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如果患者在看到这些视频后信以为真,可能会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产生误判,甚至延误治疗。
最后,这种造假行为也扰乱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对医疗行业造成了负面影响。
为了维护医疗行业的形象和公众的信任,我们必须坚决抵制这种摆拍行为。
医生应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不参与任何形式的虚假宣传。社交平台也应该加强对医疗类自媒体的监管力度,对于发现的违规行为应及时予以处罚。同时,公众也应该提高辨别能力,不轻信网络上的虚假信息。此外,国家卫健委等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涉医网络信息的监管力度,打击涉医网络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医疗行业的正常秩序。
摆拍“看诊”视频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医生的形象,更可能误导公众、危害社会信任。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坚决抵制这种行为,维护医疗行业的诚信度和公信力。同时,广大医生应珍惜自己的职业形象和社会责任,以真实、专业的态度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