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0日
第08版:08

全球最壮观大迁徙再度上演

藏羚羊:向“大产房”进发

一年一度的“迁徙大片”再度震撼上演!最近,被誉为全球最壮观的三大有蹄类动物大迁徙之一的藏羚羊,成群结队踏上千里征程,前往可可西里腹地的“大产房”—卓乃湖、太阳湖等地集中“生娃”。藏羚羊为何会世代迁徙?如何选择迁徙路线?迁徙大军为啥只有母羊?公羊去哪儿了?

可可西里藏羚羊进入迁徙高峰

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栖息于海拔3700米至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青海、西藏、新疆),被誉为“高原精灵”。

藏羚羊生存的地区,东西相跨达到1600公里,季节性迁徙是它们重要的生态特征。

每年11月至12月,是藏羚羊的恋爱季节,雄羊会以两只“V”字形长角作为武器,彼此之间发生激烈的争偶打斗,甚至不惜以命相搏,赢得母羊“芳心”后,便会孕育下一代。

次年5月至7月,来自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和新疆阿尔金山的藏羚羊“孕妈”,便会千里跋涉,来到可可西里腹地的卓乃湖、太阳湖等地产崽,产后再携幼崽返回原栖息地。

位于可可西里五道梁地区的青藏公路3001、3002公里处,是藏羚羊迁徙的重要通道。可可西里管理处五道梁保护站副站长尕玛英培介绍,5月7日上午,首批47只藏羚羊从三江源国家公园五道梁保护站(109国道3001公里处)向可可西里腹地迁徙,标志着2024年藏羚羊“千里迁徙”拉开帷幕,目前已进入高峰期,最多时,一天有近千只藏羚羊通过青藏公路。

“过马路”时,藏羚羊会首先驻足集结,然后,领头羊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因为藏羚羊天性胆小,所以在穿过公路时,它们会反复观察周边环境,确认一切安全后,在头羊带领下,再小心翼翼地缓缓行进。一旦穿过公路,它们便会在草原上撒欢奔跑。

藏羚羊迁徙期间,五道梁保护站驻站巡山队员会不间断地在青藏公路边巡线、巡护。巡山队员先用望远镜目测藏羚羊与公路的距离,待羊群靠近后,再一人一边拦截车辆,等羊群通过青藏公路后再放行车辆。

青藏公路距卓乃湖直线距离大约150公里,藏羚羊跑八九天,就能到达目的地。管理部门预计,可可西里卓乃湖将在今年6月底至7月中旬,迎来藏羚羊产崽高峰期。

世代迁徙之谜尚未完全揭晓

母藏羚羊为什么会跋山涉水奔赴卓乃湖等地繁育后代?对此,动物学界有不同说法。

一是基因说。通过迁徙,淘汰老弱病残,优胜者背负着繁衍后代、传递基因的使命。

二是气候说。产崽地海拔较低,气候环境较好。不过,专家实际观测发现,有的产崽地如卓乃湖,六七月份的气候环境与栖息地相比,并未见明显优越。

三是食物说。有人认为,产崽地水草丰美,而专家调查后发现,卓乃湖的植被水源并非明显优越。

四是天敌说。有人认为,在产崽地,藏羚羊的天敌数量不多。可专家研究发现,狼、棕熊以及猛禽类等天敌,会一直尾随在迁徙羊群之后,因此繁殖地并不安全。

青海大学副教授陈家瑞表示,实际上,对于藏羚羊迁徙原因的研究结论,多年来一直在改变,至今仍无准确定论。“目前,我们研究团队提出的是古气候环境驱动学说,即迁徙行为是藏羚羊在适应青藏高原长期地质历史气候过程中,形成的群体记忆。”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苏建平研究员则认为,距今4000年至8500年前,青藏高原的森林灌丛植被,由南向北推进至可可西里苟鲁错一带,藏羚羊由于不适应郁闭度较高的环境,栖息地被压缩至青藏高原北部海拔较高的狭长地带。

到了冬季,因北部长时间积雪,造成食物匮乏,部分藏羚羊便向南寻求生机。此时南部森林灌丛树叶脱落,郁闭度降低,于是成为藏羚羊的最佳越冬和求偶场地。

不过,到了春夏,草地复苏,枝繁叶茂,南部环境也变得郁闭不适,再加上狼、猛禽等食肉动物侵扰,藏羚羊产崽时受到极大威胁,于是怀孕的藏羚羊便会跑回北部草地产崽,由此形成迁徙的习性。

“虽然众说纷纭,但截至目前,业内所有关于藏羚羊迁徙的动因,大多是猜想和假设,尚无明确定论。”陕西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吴晓民强调。

精准定位靠“集体记忆”?

藏羚羊的迁徙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它们不仅要预防天敌的围猎,还要克服青藏线往来车辆的干扰。令人惊奇的是,羊群又没有卫星定位的“高科技”,它们是如何世代承袭,实现“产房”精准定位的?

经过多年研究,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连新明认为,藏羚羊产崽属于“集体记忆”。“每年迁徙季,一些一岁左右的小藏羚,会在妈妈或外婆带领下来到卓乃湖,全程陪同产崽。在它们的记忆中,卓乃湖是妈妈和外婆都要去的地方,自己也要去。所以我们认为,藏羚羊对于迁徙路线和产崽地点的选择,基本算是‘集体记忆’。”

藏羚羊迁徙的方向和时间,在遇到环境变化时,也会作出相应调整。监测数据显示,青藏铁路从建设到正式运营前,雌羊产崽结束后,带着小羊羔回来的数量基本不超4000只。如今,藏羚羊已基本适应了青藏铁路的存在。2018年记录到5255只雌羊和小羊羔,2019年监测到6377只,种群数量有了明显增长。

“再比如,由于强降水原因,卓乃湖发生溃决,湖面缩减至三分之一,沙尘暴频发,有人担忧是否会影响藏羚羊产崽?但我们监测发现,小藏羚羊刚出生15分钟就可以站起来,半小时后就可以跟着母亲短暂奔跑,而且母羊产崽之后,很快就会带着小羊离开产崽现场。由此可见,产崽地短期的环境变化,对于藏羚羊基本没有太大影响。”连新明称。

藏羚羊迁徙路线和迁徙方式是怎样的?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苏建平博士解释,藏羚羊的迁徙,并不是沿着单一方向进行,而是以主要产羔地为中心,呈辐射状形式迁徙。

卓乃湖距青藏公路近200公里,作为藏羚羊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集中产羔地,藏羚羊的迁徙路线,主要来自3个方向——

东南方向:来自青海曲麻莱地区的雌性藏羚羊群,主要在楚玛尔河大桥至五道梁区间,跨越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西行,在卓乃湖东南湖岸产羔。

西藏羌塘地区:部分羊群也来到卓乃湖南岸产羔。

西北方向:来自阿尔金山地区的羊群,经鲸鱼湖、太阳湖到达卓乃湖西面产羔。

“羊爸”为啥不陪“羊妈”产崽?

藏羚羊迁徙队伍中,经常是清一色的“娘子军”,一般不会出现“羊爸爸”的身影,这是为何?专家表示,一般来说,雄性藏羚羊是不迁徙的,以此来保障母羊群食物的充足。

研究人员通过对藏羚羊行为及栖息地的调查发现,雄羊的攀爬能力优于雌羊,且雄藏羚羊数量较少,山坡上的食物资源能够满足它们的需求。

母羊迁徙时,公羊往往避开迁徙通道,一方面要避免和母羊在迁徙过程中争夺食物,另一方面,藏羚羊属于典型的“性别分离”动物,除冬天交配季节外,公羊和母羊是分开活动的。

也就是说,母藏羚羊在产崽迁徙的时候,大部分公羊有自己的团队和活动领地。闲暇时,它们还非常喜欢泡澡消暑。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河流湖泊中,经常能看到成群公藏羚羊站在水里一动不动,只是偶尔挪动一下身体。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洪峰解释,野生动物很容易被寄生虫感染,藏羚羊也不例外。夏天,寄生虫开始活跃,藏羚羊特别不舒服,它们一般会跑到水里,一方面减少寄生虫的侵扰,更重要的是降温消暑。看来,母羊长途跋涉产崽时,公羊过得挺滋润。

7月至8月,“羊妈妈”产崽结束后,会陆续返回原栖息地与“羊爸爸”合群,完成一次迁徙过程。

据《齐鲁晚报》

2024-06-20 全球最壮观大迁徙再度上演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31432.html 1 藏羚羊:向“大产房”进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