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慧 本报通讯员 刘忠晓
“我妈生病住院,需要人照顾。我短期内不能去打工挣钱,现在每天靠刷信用卡维持生计。”盐山男子刘某一边诉说着自己的难处,一边将自己打印出来的转账记录递给了一旁的法官助理李晓庆。
盐山男子刘某网恋,先后给女友转款3万余元。相处半年,两人分了手。盐山县人民法院法官助理李晓庆在得知刘某遇到的家庭困难后,尝试着帮他要回赠与女友的钱。经过多次沟通,李晓庆帮刘某要回2.5万元。
网恋转账上百笔
男子起诉要求退钱
盐山男子刘某在交友软件上认识了女子张某。在网上几番联系后,两人逐渐确定了恋爱关系。相处的半年间,两人见过几次面。在此期间,应女友的要求,刘某给张某转款上百笔,累计金额达3万余元。
去年年底,刘某与张某联系时,发现张某竟将自己从微信中拉黑了。此后,刘某千方百计与张某又取得了联系。即便如此,他也没能挽回两人之间的关系。
想到张某从自己这里要走那么多钱后,无故提出分手,刘某非常气愤。就在这时,刘某的母亲生病住院了。此时的刘某已将积蓄全都转给了张某,根本没钱给母亲治病。
刘某想把钱要回来,他只知道张某家的位置,对她的家庭情况和当前所在地并不了解。
今年年初,刘某将“消失”的张某告上法庭,要求张某退还恋爱期间赠与的3万余元钱。盐山县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法官助理李晓庆向刘某详细询问情况,这才发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法院工作人员
多方协调
“张某向刘某的索取,已经超出了刘某的月收入,给刘某的家庭生活造成一定的负担。”李晓庆仔细查看了刘某的转款清单,发现刘某曾一个月给张某转账30多笔,累计高达8000余元,而刘某当时每个月的工资也只有5000余元。
李晓庆认为,刘某和张某之间的转款属于恋人之间的小额转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赠与。这既不是彩礼性质,也不算经济借贷,达不到应当返还的认定标准。但是,刘某家庭目前的情况确实迫切需要这笔钱。
看着老实木讷的刘某,李晓庆决心帮他最大限度地追回这笔赠与的钱款。按照刘某提供的张某的微信账号,李晓庆向张某发出微信好友申请。很快,张某便将李晓庆添加为好友。
在得知李晓庆的真实身份后,张某声称自己正在越南打工。她表示,她根本不认识刘某,也没有接受过刘某的任何转款。在与李晓庆的微信通话中,张某强硬地表示,是刘某起诉错了人,她要追究刘某的法律责任。
李晓庆多方走访了解到,在不久前,张某和她的弟弟已经前往越南打工。考虑到现实情况,李晓庆决定通过网上调解帮助双方化解纠纷。
李晓庆再次联系张某时,张某却以自己工作期间不方便回复信息等借口一直推诿搪塞。见此情况,李晓庆利用下班的时间与张某联系,每天都给张某发送10余条微信,向她说明刘某目前的困难状况,并向其讲明恋爱关系双方的经济往来应视情况部分返还。
双方达成协议
女方退还2.5万元
“你只身在外国打工确实不容易。如今刘某的母亲生病住院,他靠刷信用卡维持一家人的支出,你也要为他考虑……”与张某沟通时,李晓庆打起了感情牌,耐心地劝说张某。
一连几天,李晓庆像个大姐姐一样,耐心给张某讲道理、解释相关法律,终于感动了身在国外的张某。张某认可了自己和刘某交往的事实,态度也不似之前般强硬了。
很快,李晓庆收到了张某发来的微信消息:张某愿意退还2.5万元给刘某。张某表示,她已竭尽所能,再没能力支付剩余的钱。
就这样,在李晓庆的努力下,刘某与张某跨越国界就此事达成调解协议:张某退还刘某2.5万元,刘某撤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