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9日
第04版:04

19个国家的留学生,“美食大会”显身手

今年6月底,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许多留学生即将毕业。在他们离开沧州返回自己的国家之前,学院举办了一次特别的欢送活动——

留学生将美食摆上展位

留学生制作的美食

品尝美食

本报记者 董芳辰

一个十多平方米的厨房,70多个来自异国他乡的留学生,从采买到烹制,美味里倾注了他们对中国,对沧州热烈的爱。

“同学们快一点,咱们要加快进度,下午两点半前,咱们必须要把美食制作好,端到教学楼一楼的展厅里。”一位老师提醒着留学生们。

前不久,沧州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职教周活动。国际教育交流部借此机会为欢送即将毕业的留学生,举办了一场美食大会。

来自19个国家的留学生,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把自己国家的美食展示给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

在这个夏季,他们也想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与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告别。

美食大会

今年6月底,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一部分留学生就要毕业了,学校和留学生双向奔赴,都想借这个美好的日子给彼此留下更加深刻的记忆。

“留学生们马上就要毕业了,学校正好组织职教周活动,我们也想借此机会给留学生们一些仪式感,所以我们今年把一年一度的美食节扩大规模,举办一场全校师生可参与的异国风情美食大会。”留学生管理老师说。

这些留学生分别来自摩洛哥、喀麦隆、阿尔及利亚、利比里亚、蒙古等19个国家,有的在沧州待了1年,有的已经待了4年。

他们有的学语言,有的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还有的学完了语言又再次深入学习其他专业。

得知学校要为大家提供场地,举办美食大会,留学生们欢呼雀跃,个个摩拳擦掌,想把自己国家的美食展示给大家。

郭子枫是国际教育交流部留学生的主管老师。这次美食大会,她和王志鹏老师共同负责。

“一开始担心留学生们买菜费劲,没想到是我多虑了。”郭子枫笑着说。

没课的时候,留学生们就集体出去采买。因为来自不同国家,所以需要的材料也不同,他们大多需要购买进口的调料。

“你们的酱油跟我们的酱油口味和制作工艺不同,所以做出来的味道也不同。我必须要买来自我们国家的调料,才能做出我们地道的美食。”一位来自摩洛哥的留学生说。

“在咱们这,有一些买不到的调料,他们就上网买。”郭子枫说。

最“忙”的竟然是它

几年前,为了照顾留学生们不同的饮食习惯,学校特意腾出了一个房间。房间进行了简单装修,配备了基础的厨房设施,为留学生做饭提供便利。

5月21日,是举办美食大会的日子。

提前一天,留学生们就开始忙碌了起来,发面、配菜、腌制需要的食材。

21日一大早儿,留学生们的厨房里就热闹了起来。来自阿尔及利亚的一位女留学生从8点就开始煎炸,她做的食物看上去特别像中国的炸油饼。

“来自刚果的两位留学生熬制了一锅酱,虽然看上去黑乎乎的,但香飘四溢。”王志鹏说。

留学生们热情高涨,他们一边烹饪,一边播放自己国家的音乐,兴致来了,还手舞足蹈一番。

“虽然每个国家做菜的留学生只有两三个,但是围观的留学生很多。”王志鹏说。

“我们要把最美味的食物向大家展示出来,不能着急,必须得用心做,慢慢地一步一步来。”一位来自土库曼斯坦的留学生说。

“学校还邀请了一批研学的小学生前来参加活动。我担心时间来不及,安排了学校英语专业互助会的学生在厨房内帮忙,并提醒留学生们注意时间。”王志鹏说。

“当天最忙的不是留学生,而是厨房里的一台微波炉。微波炉从早上8点开始工作,一直没有停过,幸亏它没有罢工。”郭子枫说。

欢乐的海洋

下午两点多,美食陆续出锅。

留学生们回到公寓,换上具有自己国家特色的服装,红的、黄的、橘的、紫的……有些服装上的装饰亮晶晶,佩戴的首饰也闪闪发光。

这是他们来中国留学前特意装进行李箱的服装。一有重大活动,他们就会拿出来穿上,有的甚至还带来了自己国家的国旗,把它披在身上。

换好服装,他们端起亲手烹制的美食,高兴地走出了留学生公寓楼。他们制作了百余盘美食。因为端菜的人手不够,当时在场的老师和中国学生也跟着帮忙,一人端起一盘。

从留学生公寓楼到教学楼,需要穿过整个校园,送餐的队伍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校园内,很多学生驻足观看,有的拿出手机拍照,有的干脆直接跟着队伍走。一路上,同学们看着留学生盘子里的美食,也想品尝一下。

“不到3点,教学楼一楼的展厅里就挤满了人。我粗略计算了一下,活动现场得有200多人。”王志鹏说。

中国学生一边询问美食的制作方法,一边品尝,还时不时夸奖几句。留学生也对各自做的美食进行了简单介绍。

蒙古的饺子、奶茶;土库曼斯坦的馕、烤包子、蛋糕;喀麦隆的烤鱼;阿尔及利亚的蜂蜜饼;利比里亚的蔓越莓汁……

身穿漂亮服饰的留学生,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相得益彰。

一位来自利比里亚的女留学生,在自己的展位旁,招呼着大家品尝自制的蔓越莓汁。

“蔓越莓汁酸甜爽口,挺好喝的。”一位学生品尝后说。

“有些美食我们叫不上名字,中文也没办法翻译,所以很多菜都没有名字。留学生们也讲不清具体的制作方法,所以我们只能挑选一些认识的菜进行介绍。”郭子枫说。

大约一个小时,每个展位上的美食都所剩无几了,但是留学生们的热情还很高涨,他们又跳起了家乡舞。

“这些留学生多数来自非洲国家,热情奔放,能歌善舞。”郭子枫说。

留学生们拉起中国学生们的手一起载歌载舞。现场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后会有期”

“故乡是‘妈妈’,中国是‘爸爸’,我既离不开‘妈妈’,又离不开‘爸爸’。”留学生乔一说。

乔一来自喀麦隆,在这次美食大会上,乔一介绍自己制作的菜品时,对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说了这样一句话。

他喜欢中国,喜欢在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求学的日子。

乔一在学校待了一年了,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学习了中国文化。他最喜欢的是太极。

“这位留学生给人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他喜欢喝茶,每天跟着太极老师站桩,一练就半天。”郭子枫说。

“在中国,课余时间同学们会带着我们品尝沧州美食,所以我们也要让更多人尝尝来自我们国家的美食。”乔一说。

“其实早在多年前,我们系就有这样的活动,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分别制作美食,互相分享,只是当时规模小。今年正好赶上学院职教周,又是留学生毕业季,我们就大规模地给留学生办了一场美食大会。”郭子枫说。

在这批留学生毕业前,学校已经提前送走一批来自蒙古的交换生,王志鹏负责带队把他们送到北京机场。

“就在我们转身分别的一瞬间,学生们眼泪就掉下来了,当时心里也挺难过的,但我得忍住,让他们高高兴兴来,高高兴兴回。”王志鹏说。

“现在,留学生们正在积极准备毕业考试。6月下旬,学校还会有专门的消夏晚会,正式欢送留学生毕业,到时候会更热闹。”郭子枫说。

“我爱职院,我爱沧州,我爱中国,希望我们毕业后还能有机会再回到这里,用一句中国话说‘后会有期’。”一位来自摩洛哥的留学生说。

(本版图片由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提供)

2024-06-19 今年6月底,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许多留学生即将毕业。在他们离开沧州返回自己的国家之前,学院举办了一次特别的欢送活动——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31297.html 1 19个国家的留学生,“美食大会”显身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