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6月12日,访问古巴的俄军舰艇编队驶入哈瓦那港。这次访问哈瓦那的四艘舰艇包括配备了“锆石”高超音速导弹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护卫舰以及“喀山”号核潜艇。而哈瓦那距离最近的美国海岸只有不到200公里。
备受关注的“亚森”
“喀山”号是俄罗斯“亚森-M”(855M型)级攻击型核潜艇的首艇,“亚森-M”是“亚森”级改进型。“亚森”级则是苏/俄研制的第四代攻击型核潜艇,主要用于取代“阿库拉”级(971型)攻击型核潜艇。首艇“北德文斯克”号于1993年12月铺设龙骨,2011年2月下水,2014年6月正式列装俄罗斯海军。在“北德文斯克”号建造期间,俄罗斯又推出了改进型,对动力系统、水声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等进行了改进,提升潜艇的态势感知能力和自动化程度,作战能力进一步提升。
“亚森-M”水下排水量约1.38万吨,采用拉长水滴线型,艇体光滑,尽量减少凸起物,减少流体噪声。潜艇采用了新一代VM/KTP-6型一体化压水反应堆,该反应堆的核燃料更换周期长达25至30年,几乎与艇体寿命相同,基本实现了服役期内不需更换,从而保证了核潜艇的在役率,潜深520米,最大航速可达31节。为了提升潜艇的静音性能,该级潜艇在艇体表面敷设了消声瓦,为潜艇动力系统和管道配备了浮筏减震、隔音罩以及有源消声技术等减震降噪设备,潜艇噪声在100分贝—110分贝左右,达到美国“弗吉尼亚”级潜艇的水平。
由于古巴与美国最近距离不到200公里,因此,此次访问古巴的俄罗斯舰艇上配备的射程达到上千公里的“锆石”高超声速导弹最引人关注,美国媒体在近期相关报道中也经常提及这款武器。
“锆石”是一种吸气式高超声速导弹,俄罗斯宣称导弹最高飞行速度达到9马赫,射程达到1000公里。导弹采用冷发射方式,弹射装置将导弹推出发射筒后助推固体发动机点火将导弹送至一定高度,由头部整流罩的小型发动机完成整流罩抛离和弹体偏转的动作,然后启动用于巡航飞行的高燃冲压发动机。导弹采用复合制导方式,包括惯导、卫星导航和末端主动雷达制导,具备很高的命中精度和抗干扰能力。
“锆石”导弹搭载平台包括水面舰艇和潜艇。水面舰艇方面,导弹可由3K14“海军通用垂直发射装置”发射,最先装备“锆石”导弹的是俄海军22350型护卫舰,目前已经有3艘交付俄海军。除了水面舰艇,“锆石”导弹的潜射版本还可装备于“亚森”级系列核潜艇和改装后的巡航导弹“奥斯卡”级核潜艇。
释放何种信号?
核潜艇是一国海军的核心装备,即使是攻击型核潜艇也是核威慑力量的一部分,行踪诡秘,鲜少主动对外披露。因此,此次俄罗斯核潜艇千里迢迢且大张旗鼓地访问古巴,显然不单单是为了军事外交。
俄罗斯核潜艇罕见访问古巴也触动了美国的敏感神经。美国军队派出了侦察机、巡逻机和水面舰艇对俄舰艇进行持续跟踪,海岸警卫队也派出巡逻舰进行监视,可谓兴师动众。而且美国很可能还派出了核潜艇进行跟踪监视,毕竟这是获取俄最新型舰艇情报资料的最好时机。据媒体报道,美国一直在监视俄军舰绕过佛罗里达海岸的情况,但称它们不会构成威胁。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周三说,没有证据表明俄罗斯向古巴转移任何导弹,但美国将保持警惕。
首先我们来看看俄罗斯官方对这次访问的表态。俄罗斯国防部称,编队前往古巴的过程中进行了模拟演习,针对模拟敌方海军目标模拟发射反舰导弹攻击,实际上没有进行导弹发射。俄海军总司令莫伊谢耶夫表示,此次俄海军访问古巴是在两国合作的框架内进行的,且访问古巴只是俄舰队远航的多项任务之一。其实,之前也有俄罗斯海军舰艇访问古巴,考虑到俄罗斯和古巴的关系,这也是维护两国关系的一部分,只是这次编队出现了核潜艇,才引发了外界的联想。
那么,俄罗斯核潜艇访问古巴除了军事外交还有哪方面的目的呢?在记者看来,俄核潜艇大张旗鼓现身古巴是对美国战略武器频繁现身欧洲的一个回应。俄乌冲突爆发,美国战略轰炸机、核潜艇在欧洲的活动增多,部署在欧洲的核武器也在进行升级(换装新的制导核炸弹B61-12,可由F-35A隐身战机携带),“亚森-M”级核潜艇此次访问虽然未携带核导弹,但该潜艇具备搭载核巡航导弹的能力,公开访问古巴也是在提醒美国,虽然俄罗斯与乌克兰打得不可开交,但仍然有能力在美国“后院”进行一定的军事部署,包括战术核武器的部署。
第二个目的是借远洋训练和演习的机会检验新式武器远洋作战能力。“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级护卫舰和“亚森”级核潜艇未来将是俄海军远洋作战的核心装备,需要通过这种机会检验平台和人员的远洋作战水平,同时也展示了俄海军仍具备一定的全球行动能力和非核战略威慑力。
据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