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世界机器人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烟台锦标赛超级轨迹赛—星际联盟赛项二等奖、第21届广西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暨跨区域面向东盟国家青少年机器人邀请赛超级轨迹赛“最佳表现奖”……看着面前的获奖证书、奖牌,运河区上海路小学5年级7班学生蒋海畅很有成就感。
“我也想有一辆这样的小车”
蒋海畅接触机器人是在2年级下学期。“有一天,一位同学将一辆遥控小车拿到了班里,把它放在课桌上、地上,遥控它拿起笔、橡皮。”蒋海畅见了特别羡慕,也想有一辆这样的小车。
这之后,他看了很多机器人比赛的视频,更想亲手在电脑上编程,让机器人动起来。就这样,上3年级时,他报了个机器人兴趣班开始学习。
他还记得,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当初拼装了一个机器人,然后用套装里特制的遥控器遥控它搬运一些任务小方块。“哇,太厉害了,这到底是什么原理呀?”蒋海畅告诉记者,此后每次去机器人兴趣班上课,他都特别兴奋。
蒋海畅进步很快,学了两三个月后晋级到了“智能风暴”班。“拼装机器人的套装变了,里面有能连接电脑的控制器,可以通过编程让机器人动起来。”他开心地跟记者分享说,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拼装机械臂、“小狗”,并通过编程让其巡线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特别好玩、有趣”。
比赛现场零件散落一地
这几年,蒋海畅参加了不少机器人赛事,但他最难忘的是2023年7月赴烟台参加的世界机器人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超级轨迹赛。
“世界机器人大赛超级轨迹赛省赛是以视频的形式进行选拔,我们学校当时有3支队伍参加,只有我们这一组成功晋级,拿下进入国赛的名额。”蒋海畅说,此赛项主题为“星际联盟”,要求参赛选手自行设计和构建机器人完成相应任务。比赛为积分赛,共进行了两轮比赛,单轮比赛时间为180秒。
“第一轮,我和队友编程调试、上场参赛,配合默契,各自控制1台机器人沿着对应轨迹行走,并完成轨迹上的任务,顺利到达联盟区,成绩排名遥遥领先。”蒋海畅遗憾地说,没想到第二轮出了状况,队友不小心被绊倒,机器人零件散落一地……
第二轮的调试时间是30分钟。时间紧迫,来不及多想,他们两个人7分钟内完成了机器人的重新组装。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调试程序便匆忙上阵,他们这一回的赛程并不顺利。
“机器人穿越飞行的过程是以巡线竞速的形式呈现的,而机器人巡线受到比赛现场灯光、机器人的结构和重量等因素的影响。”蒋海畅和队友在这一轮比赛中没能顺利完成相应任务。
这一小插曲也让蒋海畅深刻认识到,比赛不仅考查选手的实力,还考验参赛选手的心理素质,遇事不能慌乱。最终,他们获得此次大赛超级轨迹赛二等奖。
比赛中成长
“赛场上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了,参赛选手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蒋海畅深有感触地跟记者说。
事情是这样的:5月18日,他参加了第21届广西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暨跨区域面向东盟国家青少年机器人邀请赛。在超级轨迹比赛现场,五国六省的青少年以机器人为载体,书写科技梦想。
“参赛前,我和队友集训了近一个月,每天一放学就扎进训练室,一遍遍地调试程序。那段时间,我们每天晚上都是很晚才回家。米老师和李老师也全程陪着我们,及时给我们修正出现的问题。”蒋海畅激动地说,不想,临近比赛时,举办方换了赛图,新的赛图机器人巡线完成任务的路线设计特别刁钻,程序需要重新调试,“有一天,我们调试结束已经是凌晨一点了”。
赛前,蒋海畅和队友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变换任务模型的摆放位置,进行了上百次的调试。然而比赛当天,他们被告知机器人巡线的任务由原来的3个——启动虫洞观察、穿越时空大门、转换时空能量,变成1个——穿越时空大门。
“为减轻机器人的重量,我们拆除了相应零部件,重新进行了改装。”他和队友按照平时老师的指导,仔细观察赛图的轨道角度,分析机器人小车的走位,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调试终于制订出了完美的方案。
“比赛中,我们的机器人小车轨迹准确,速度平稳,以接近满分的成绩赢得了‘最佳表现奖’。”蒋海畅自豪地说,此次比赛让他成长了很多,懂得了团结合作,知道了坚持不懈的意义,“我会继续努力,迎接更多的挑战。”
扫码看视频 新闻料更多
扫描二维码,认识一下喜爱机器人编程的蒋海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