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将至,粽叶飘香。每当这个时节,我便会想起小时候母亲包的粽子,那独特的香味仿佛穿越了时空,轻轻触碰着我内心深处的记忆。
儿时尽管生活贫困,但每个端午节都有香香的粽子陪伴我们度过。每当端午来临,母亲总会提前几天开始准备。她精心挑选粽叶,洗净晾干,将糯米浸泡得软糯而富有弹性;用来包粽子的小枣她总是一颗一颗地挑选,生怕把有虫的枣包进去,然后她将这些小枣洗净再煮至饱满的状态,晾凉后再包进粽子里。母亲说经过这样处理后的红枣,口感会更加香甜。
到了端午节那天,母亲会早早起床忙碌。她将粽叶一片片捋平后折成漏斗状,接着将泡好的糯米和小枣放入其中,用手轻轻压实,再用粽叶包裹住,然后抽出细绳一绕一拉,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
母亲包的粽子总是与众不同,每一步都充满了智慧。除了糯米和小枣外,在粽子里加入花生米和黄豆是母亲的创新之举,这些坚果和豆类不仅丰富了粽子的口感,还增添了营养。在母亲的巧手制作下,这些简单的食材被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味。
那翠绿的粽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点缀着红润的小枣和金黄的豆子、花生,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咬上一口,更是满口的清香。粽子下锅后,整个家里都弥漫着浓郁的香气。那香气,充满了妈妈的味道。
#记录生活# 用镜头记录身边的人和事,此刻,你就是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