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都怨我,我没把这个案子当回事。以后我再也不随便给别人作担保了。”近日,一起借款纠纷案的担保人为自己的担保行为付出了代价,他后悔地说。
原来,孟村的张某借钱不还被起诉,拒绝还钱成了老赖。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张某被拘传到法院。担心自己被拘留,张某找来他的朋友王某为自己担保,这才与出借人达成和解协议。没想到,协议到期后,张某仍旧不还钱。就这样,王某名下的一辆宝马牌轿车被法院查封了……
借钱不还当老赖
抗拒执行被拘传
2022年6月,孟村的张某生意上急需用钱,向素有生意往来的李某借款10万元,并与李某约定两个月内还清。其间,张某因经营不善,导致生意失败,店铺倒闭。借款到期后,张某已无力偿还。
李某多次向张某催要借款,张某偿还1万元后便不再还钱。去年8月,李某催要无果,将张某起诉到孟村法院。孟村法院经审理,依法判令张某偿还李某借款9万元。
判决生效后,张某仍不主动履行还款义务,一直四处躲债。无奈之下,李某向孟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法官郑文军接手案件后,依法查询张某名下的银行存款,结果一无所获,案件至此陷入僵局。
找朋友帮忙担保
三方达成和解协议
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执行法官始终没有放弃寻找张某的下落。直到今年3月8日,一个偶然的机会,执行法官发现张某偷偷返回家中,当即悄悄上门,将张某堵在家中,拘传到法院。
得知自己可能会面临司法拘留,张某赶忙联系了自己的好朋友王某帮忙,为这笔9万元的借款作担保。
在执行法官的主持下,李某、张某和担保人王某三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约定张某在今年4月前归还9万元借款和2000元利息。此外,他们还约定,如张某未按约定期限还款,李某有权向法院再次申请执行,由王某承担全部还款责任,直至还清为止。
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一次,张某仍旧没有履行协议约定。无奈之下,李某向孟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查封担保人王某名下的财产。
“宝马”被法院查封
随便担保后果严重
“为什么要查封我的车?你们去拘留张某,是他欠钱不还,跟我有什么关系。”近日,王某发现自己的宝马牌汽车被法官查封后,情绪激动,立即拨打电话向法官质问。
“作为担保人,你自愿为张某担保。如今,张某不按约定履行还款义务,法院有权依法执行担保人的财产。”面对李某的质问,执行法官耐心向他解释了查封车辆的原因,并告知他只有尽快将欠款还清,法院才能解除对车辆的查封,他才能正常使用车辆。
听到法官的解释,王某逐渐平静下来,表示愿意配合法院执行。此后,王某多次尝试与张某联系,张某却如同人间蒸发一般,再次失联。
4月20日,得知如果找不到张某,自己也没能及时还钱,被查封的“宝马”就会被依法拍卖,王某只得将9.2万元钱交到了执行法官手中。这才发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