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看着徐老师拿出礼物,孩子们先是惊讶,转而露出一排亮晶晶的牙齿,笑得灿烂极了(上图)。
5月29日下午的一个课间,沧州市第二中学高三(11)班班主任徐明静走进教室为全班54名同学发放了温暖的“考前礼包”,给他们加油打气。
“宋梓宁”“李珊珊”……徐明静在讲台上依次念名字发礼物,被念到的学生像是中了奖。
在这份“考前礼包”里,有一张明信片,上面带有全体学科老师的签名,还有一句送给同学的祝福语。
徐明静是一名地理老师,并不擅长写作。为写祝福语,他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绞尽脑汁,最终别出心裁地将学生姓名融入祝福语中:“祝安一,安然自若,一鸣惊人”“祝润东,润泽四方,志在东隅”……字里行间,倾注着徐明静对每一位学生的感情。
明信片旁边,还躺着一枚普普通通的回形针,让记者有些困惑。学生郭润东和荣安一你一言我一语,解释了回形针的含义。
原来,在5月初的一次班会上,徐明静端了一杯水走进教室,还带着十几盒回形针。
“你们猜猜,这杯水里能装下多少回形针?”徐明静问。
孩子们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纷纷回答:“200个吧!”“我猜700个!”“最多300个,装不了太多。”
在疑惑的目光里,徐明静开始将一盒盒回形针倒入装满水的杯中。最终的结果出人意料,水杯中装下了1000个回形针,远远超过孩子们的预期。“这就是我今天想对大家说的话,每个人的潜力其实远远超过我们自己的想象,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拥有无限的力量。”徐明静郑重地对大家说。
54名同学对这个“潜力小实验”印象格外深刻。班长林晓微告诉记者,在之前,她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被分数打击。这次班会过后,她变得更加坚定。“这枚回形针和明信片是我收到最珍贵的礼物。”林晓微说。
“这枚回形针其实就是在提醒大家,不论处在人生的哪一个重要阶段,不论身在何地,都要相信自己,将潜力发挥出来。”徐明静笑着说,“希望他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