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姚连红)近日,南皮17岁的高中生晓天(化名)在美餐一顿后,出现高烧、腹泻的症状。医生表示,他们在晓天的排泄物中检测出鼠伤寒沙门菌,这与他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有关。
前几天,晓天放假后来到爷爷家过周末。爷爷和奶奶高兴地拿出提前准备的一大堆美食,有草莓、西瓜、冰镇荔枝、饮料等,还做了一盘红烧排骨。晓天吃得不亦乐乎。当天下午,他开始肚子疼、腹泻。
随后,晓天体温很快升到39摄氏度。家人带他到诊所检查。接受治疗3天后,晓天的情况没有好转。于是,家人又带他到市中心医院肠道门诊检查。初步血常规和粪便常规结果提示晓天为感染性腹泻。医生留取晓天的血液和粪便标本进行微生物送检。
经过初步治疗,晓天很快退了烧,没再呕吐,腹泻也明显好转。3天后,晓天的大便培养出结果后,显示他属于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晓天被转到市中心医院感染一科接受更精准的隔离治疗后,身体很快康复。
市中心医院感染一科医生吴金华表示,鼠伤寒沙门菌的感染可发生于任何季节,但以夏秋季节多见,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被污染的水和食物是传播的主要途径。带菌者和患者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晓天很可能是吃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发病。比如,冰箱里的荔枝经低温储存后再转到常温,细菌可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从而成为感染源头。
吴金华提醒市民,冰箱里的食物要分类放置,食用的新鲜水果也要彻底洗净,避免食用隔夜、生冷食物等,防止病从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