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5日
第04版:04

三寸小卡让青少年“上头”,买了一盒又一盒

拆卡直播间暗藏隐患

受访者在直播间下单拆包的“小马宝莉”小卡。

继盲盒、刮刮乐之后,被称为“抽抽乐”的拆卡直播间成为直播界新宠。小小一张三寸卡片,为何如此受人追捧?“一看就上瘾,戒都戒不掉”的拆卡直播间暗藏什么玄机?拆卡风潮背后,挡不住的未成年人参与如何监管?

不同类型的小卡

总会有不同人买单

深夜,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大二学生郁弥无意中刷到了一个人数上万的拆卡直播间。漂亮的女主播声音甜美,麻利地抽卡、拆卡。直播间里的小卡五颜六色,各种IP卡牌应有尽有,有经典的动漫或者电影IP,比如《名侦探柯南》《灌篮高手》《海贼王》《哈利·波特》等;还有近些年兴起的国漫IP,像是《小马宝莉》《狐妖小红娘》《斗罗大陆》《异人之下》等;当然,也有常见的球星卡、明星小卡……

“通常1盒有10包,1包五六张小卡。”郁弥告诉记者,“晚上睡不着我就会打开手机看拆卡直播,看别人能拆出什么卡”看多了网友在直播间用很少的钱拆出价值很高的稀有卡,郁弥渐渐“上头”,也想自己试试,便开始在直播间下单。渐渐地,郁弥手头积攒了50多包拆过的小卡。

不同于郁弥喜欢的动漫IP拆卡,北京某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刘子溪更喜欢收集明星小卡。通常一张全新未拆的专辑售价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包含CD、写真和1张-5张小卡,附赠的小卡数量越少,小卡均价就越高。高中期间,刘子溪通过购买专辑或是二手平台交易,陆续购买了60张小卡。“买一次就会有收集癖,有点上瘾。”

上大学后,刘子溪刷到了拆卡直播,不同于动漫IP已包装好的卡包,主播把明星专辑中的小卡单独整理出来做成卡池,再现场抽卡,抽一张几十元。“小卡有贵卡、普卡之分,抽一次卡会取中间的价格,比直接去买贵卡的价格便宜许多。很多人抱着侥幸心理,万一用比较低的价格抽到了贵卡呢,其实就是一种赌博心理。”刘子溪说。

通常来说,一包动漫IP小卡的销售价格多为十几元或几十元不等,其中包括普卡以及不同等级的高位卡(中级卡、高级卡、稀有卡、隐藏卡,等级越高抽中的概率就越小),一些稀有的高位卡可以在二次交易中升值,有些高位卡一张就能卖到上百元。郁弥介绍:“‘小马宝莉’的小卡一包十几元。但它的成本价可能连1元钱都不到,之所以能卖到这么贵就是基于一个共识机制——为自己的爱好消费。”

拆卡直播间玩法易成瘾

暗藏大隐患

郁弥在直播间的拆卡经历并不愉快。“我没有拆到一张好卡,甚至连前三的卡位都没有拆到。”不甘心的郁弥只能抱着“赌博”“侥幸”的心态买了一盒又一盒,结果还是没有拆到想要的卡。“在看直播的时候,有很多人特别‘欧’(幸运),结果买了以后,‘欧’都是别人的,‘非’(倒霉)是我的。”

在直播间热火朝天拆包抽卡的背后,许多人有疑问,此类直播间是否暗含赌博风险?

江苏省苏州市律师协会互联网与数字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互联网领域法律服务的律师朱骏超告诉记者,随机玩法若同时具备“付费投入——玩法具有以小博大的不确定性——产出可变现”的闭环,便会存在涉赌风险。如果用户通过购买平台的卡包进行以小博大式的抽奖,基本都会满足前两个条件,因此最重要的判断标准是第三个闭环的打通与否,即平台是否提供反向兑换的途径,平台是否为用户提供抽奖礼物兑换为法定货币、服务、渠道或兑换其他财物的渠道。

拆卡直播间为何如此让人上瘾?曾痴迷拆卡直播的李明亮认为,一是与抽卡的不确定性、以小博大的可能性有关,有时连续抽数张都抽不到稀有卡,但有时则会连续抽出数张稀有卡。二是与玩法有关,叠叠、刺刺、抬盒(叠叠玩法是下单数包后,若拆卡抽出指定卡,则可再多抽指定卡的对应包数,直至抽出卡片全为普通卡为止)。

及时收手后,李明亮在某视频平台发布视频解密拆卡直播间的套路:一些不正规的、未获得正版授权的拆卡直播间会有各种办法,比如在镜头外搞小动作或是提前抽取卡包中小卡控制抽中卡的等级,操控下单人的心理,一般是先给个小甜头再继续诱导下单,如此循环。此时巨大的沉没成本会让下单用户逐渐上头并且成瘾,成年人都很难控制,更别提未成年人了。

挡不住未成年人参与

如何有效监管

拆卡直播间总会摆上“未成年人禁止下单”的牌子。牌子摆了,未成年人对小卡的消费热情却难以阻挡。

刘子溪曾加入小卡相关的社群,在交流中,她发现社群成员大部分为未成年人。“估算大概有70%到80%都是未成年”。在假期里,刘子溪去逛了小卡的线下交易市场,发现市场里基本都是18岁以下的中学生甚至小学生。

家长陈诗妍在社交媒体发帖称自己13岁未成年的孩子在假期玩自己的手机,在拆卡直播间花费了2000元。她发现后立刻申请退款,但商家表示其已经在直播间内同意代拆,一经拆卡无法二次销售,随后陈诗妍申请平台介入,但需要其自行举证,上网搜索后她发现许多家长都有类似的经历,有的花费几千,有的甚至上万元。申请退款并不容易,陈诗妍目前仍在持续申诉。

在直播间拆卡热潮中,不少未成年人甚至做起了拆卡主播,搜索某短视频平台,某未成年博主拥有近60万粉丝,视频累计获赞788万,而类似主播并不在少数。张雯静表示她在刷短视频平台时发现了不少小学生拆卡博主,“直播间一般不太允许未成年出镜,所以未成年拆卡博主在直播时一般不会露脸,只拍摄拆卡动作”。

针对上述情况,朱骏超表示,未成年人自控能力差,很容易产生成瘾性,本不应该参与到拆卡直播中。但目前对未成年成人参与拆卡、做拆卡主播都没有行之有效的监管方法。建议家长提高警惕,担负起责任,引导孩子远离拆卡赌博;同时建议平台未来可以考虑在支付前加入人脸识别功能。   

(应受访者要求,郁弥、张雯静、李明亮、陈诗妍为化名)

据《中国青年报》

2024-05-25 三寸小卡让青少年“上头”,买了一盒又一盒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28935.html 1 拆卡直播间暗藏隐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