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4年05月24日
第10版:10

“熟人推荐”当止

本报评论员 韩 强

如今,不少市民选择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日常动态或者购物。大家发现,自己发布的内容会被推荐给一些熟人,甚至连买过的东西也被他人一览无余。

(据5月17日《沧州晚报》5版)

当下,网购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平台自作主张,推出“熟人推荐”,既模糊了网络社交的边界感,又忽视了消费者的选择权,更侵犯了用户的信息安全。

在网购空间,有人愿意当“意见领袖”,和别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购物心得,也有人只愿默默围观。“熟人推荐”的出现,打破了后者想要的“清净”。

“熟人推荐”的选项往往是默认开启,手动关闭设置隐蔽。从具体操作来看,有时哪怕勾选了取消选项,但推送仍然继续,令人猝不及防。这样的网络“裸奔”,着实让人意难平。

网络消费行为看似“隐秘”,但对购物平台而言,却毫无私密可言。在一些购物平台的后台,网络消费空间就像是一个公共区域,消费者所购商品、购物习惯、消费水平一目了然。在现实中,很多人是不希望自己的消费习惯、生活偏好、网络痕迹被人知道的,哪怕是面对熟人,他们也想保留一些个人隐私。

“熟人推荐”打着创新求变的旗号,变着花样增加用户黏性,实质上是为了实现平台的商业目的。

众所周知,技术发展的本质是更好地服务于人。“熟人推荐”这种做法既不合适也不合法,更无必要,看似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实则对消费者形成了更大的困扰。

对于平台而言,要想长久留住用户,最重要的是尊重用户需求,提升用户的体验感。作为用户,也要时刻提高自身的保护意识,第一时间关闭这种“熟人推荐”模式,避免平台侵入自己的隐私空间。

同时,有关部门应该认真查一查,看看这些平台是否存在过度索权的行为,降低用户隐私被泄露的风险,给消费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购物空间,让“王姐,你买的增高鞋垫好用吗”类似的尴尬不再出现。

2024-05-24 本报评论员 韩 强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28829.html 1 “熟人推荐”当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