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4日
第09版:09

从工笔人物绘画转型为壁画创作,高丽醉心于繁与简、浓与淡的交叠之中——

天衣飞扬 满壁风动

高丽在进行壁画创作

●本报记者 彭爱 摄影报道

在木板上做泥底再绘画,让高丽觉得这是件解压的事情。只要是跟绘画创作相关的事情,高丽总能在里面找到乐趣。工作室里,高丽的每幅绘画作品都很“厚重”,斑斓的色块如流沙般交织。高丽不在纸上作画,她的“画纸”有泥土、有木板、有亚麻布。在高丽看来,从事壁画创作,就像是在唤醒沉淀多年的中国美学文化,是热爱,更是一种责任。

从画工笔花鸟到画工笔人物,再到创作壁画,20多年来,高丽的绘画之路是一条从心的旅途。

A

“叛逆”的选择

高丽今年48岁,是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女画家协会理事,沧州市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主任,沧州市运河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她深耕绘画20多年,创作的壁画作品多次参加文艺展览。无论是在工作室安静地创作壁画,还是在画室心无旁骛地教授画技,亦或是在闲暇时参加各类绘画的展览或活动,高丽的生活很简单,但大多是跟绘画有关。

初中毕业后,高丽参加了一个绘画培训班。“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专业的绘画技术,从此绘画便彻底在心里扎了根。”高丽说。由于喜欢绘画,高中毕业后,高丽报考了沧州师范专科学校(现沧州师范学院)美术系。在学校学习的三年里,高丽接触了中国画、油画、水粉画等各种绘画种类。本以为自己会一直跟绘画结缘,但是现实却事与愿违。

1997年毕业后,高丽没能从事绘画的工作。白天上班,晚上照顾孩子,虽然生活忙碌,但高丽却没有放弃绘画。晚上十点多家人都休息后,高丽便拿起画笔开始创作。绘画常常让高丽忘记时间,熬夜到凌晨三四点是常有的事儿。长时间的熬夜,让高丽总是一脸菜色。就这样,在9年多的时间里,高丽白天为了生活,晚上为了梦想。

2006年,为了圆自己绘画的梦想,高丽辞职了。这个选择让她成为亲戚眼中的异类,但好在有家人的支持,让高丽重拾画笔的路走得没有那么艰难。在家练习了两年后,高丽为了精进画技,前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修。

进修后,高丽开办了自己的绘画培训班。从开班时只有五个学生,渐渐地,来找她学绘画的学生越来越多,到2017年的时候,高丽绘画培训班里的学生已经有100多人。这一年,高丽又做了一个“叛逆”的选择。为了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高丽决定再次进修。在进修前,高丽解散了开办7年多的培训班。

B

把20多公斤泥土带回家

多年后回想起来,高丽庆幸自己当初的决定。高丽说自己是幸运的,正是参加了那次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进修,让她真正接触到了壁画,并决定把壁画创作作为自己终身的艺术追求。

多年前,在北京荣宝斋书店中,高丽无意间看到了一本《敦煌壁画》的画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历久弥新的色彩美感,让高丽惊叹中国壁画的艺术魅力。“中国壁画历经千年的岁月洗礼和沉淀,富含了浓厚的文化底蕴,滋生出的是撼人心魄的满壁神采。”高丽说。

从画工笔人物转为壁画创作后,高丽醉心于每次创作时繁与简、浓与淡的交叠。《敦煌仕女图》《文殊菩萨》……高丽创作的每一幅壁画,就像是色彩与线条的交响。清雅艳丽的色块搭配婉转流畅的线条,让高丽笔下的菩萨天衣飞扬,侍女端庄娴静。

作画前,高丽要将敦煌土和草坯混合后涂抹在木板上,再根据创作内容淋抹腻子,从而制造出壁画创作时使用的人造墙面。为了更好地贴近中国壁画的色调和肌理,高丽作画时多选用矿物颜料。别人买珊瑚、玛瑙用来佩戴或装饰,高丽买这些却是砸碎了研磨后用来作画;别人探亲返程时后备厢里装的是各种土特产,高丽驱车200多公里探亲时,却兴奋地挖了20多公斤重的泥土带回家。

几年来,一次次从心的选择,让高丽在绘画创作这条路上越走越畅快。一个个看似“叛逆”的选择,让高丽在壁画创作上的成果越来越丰硕。

C

还原石窟壁画

柏孜克里克石窟位于吐鲁番市,是吐鲁番现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将柏孜克里克石窟部分遗失的壁画还原,是高丽目前正在着手进行的主要创作。谈及柏孜克里克石窟部分遗失的壁画,高丽满心遗憾和唏嘘,她希望能用自己的创作,最大程度上还原千年前的那片风采。

“壁画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壁画,呈现出的是华美而厚重的美学文化气息。我希望能通过我的作品,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中国古朴而绚烂的壁画艺术。”高丽说。

“现在很多人在接触绘画后,大多是选择油画、水粉等西方绘画创作方式。”高丽说,中国美学有着不逊西方美学的东方底蕴,千百年来深藏在碧天黄沙中的壁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瑰宝,更蕴含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和精神。

2024-05-24 从工笔人物绘画转型为壁画创作,高丽醉心于繁与简、浓与淡的交叠之中——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28828.html 1 天衣飞扬 满壁风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