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3日
第15版:15

狮子舞:

闪转腾挪 “舞”中有“武”

精彩瞬间

双狮踩球

张新红(右二)和团员们

本报记者 牛健存 崔儒靖 魏志广 本报通讯员 韩梦菊 摄影报道

在我市肃宁县的新宏杂技学校,有一支特殊的舞狮团队。在“画眉张”后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狮子舞代表性传人张新红的指挥下,演员们通过精湛的技巧和默契的配合,将狮子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1

传承近2000年

表演狮子舞时,演员们时而翻腾跳跃,时而昂首挺胸,时而嬉戏打闹,将狮子的勇敢、威猛和灵动表演得淋漓尽致。同时,狮子舞还融合了很多杂技元素,使得整个表演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在肃宁县,舞狮子已经成为老百姓生活当中的一部分。无论逢年过节,还是娶亲嫁女、生意开张、周年庆典,如果没有狮子舞,人们就觉得不完美。在热火朝天的锣鼓声中,那狮子踩着点儿闪转腾挪。只要有了这舞子狮,家家户户都会扶老携幼喜笑颜开争相观看。这已经成为老百姓生活中不能少的精神享受。”张新红说。

舞狮子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到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据传,狮子最早是从西域随佛教传入中原的。舞狮子的活动也随之输入,以“花会”形式出现。

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描述的就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

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腿裤和金爪蹄靴,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蹿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

2

融入杂技元素

现如今,舞狮表演的从业人员不断减少,主要活跃在我省,又以我市为甚。而肃宁县新宏杂技学校的舞狮在原有民间表演的基础之上,又把杂技元素融入其中。

56岁的张新红出生在杂技之家。他自幼随父亲张连江学习杂技表演,到各地撂地表演气功、戏法等杂技节目,还继承了大爷爷、人称“画眉张”的张增财口技艺术。

“上世纪70年代末,舞狮、舞龙等表演作为演出的开场,被吸收到杂技团里。初期表演中,演员们轻盈的姿态伴着矫健的步伐,把甩头、捕食、眨眼、舐毛、朝拜等动作融入,将狮子神态动作演绎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张新红说,“在后面的演出中,一些杂技动作也被吸收到狮舞之中。比如各种翻跟斗的动作,也是比较多见的。”

新宏杂技学校专门开发了一个既有高度又有危险的狮子舞节目,两只“狮子”身上驮着一只“大狮子”,站在跷跷板的一端,另一端放一个直径1.2米的大木球,将跷跷板抬起。由6个演员扮演的3只“狮子”,在跷跷板上做出爬坡、下滑等高难度动作。

他们惊险的前空翻、后空翻、侧空翻、双狮踩大球过板、双狮驮人过板等高难度动作,在国内成为首创。此外,张新红还将许多现代元素和创新理念融入到了狮子舞中。

在舞台设计上,他们采用了先进的灯光、音响和影像技术,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视觉效果。在形象设计上,他们借鉴了现代动漫和游戏的元素,使得狮子在威猛的同时多了一份可爱、活泼。在表演内容上,他们融入了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使得整个表演更加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

这些创新元素和理念的融入,使得新宏杂技学校的狮子舞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同时,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3

发扬传统技艺

舞狮对演员的身体素质、身高、协调性都有一定的要求,演员必须经过长时间训练。

“现在,专业舞狮从业人员很少。整个肃宁县境内,只有我们新宏杂技学校能培训专业演员。而我们的专业舞狮演员也不超过30名。其他流散在各个乡村的舞狮演员都得不到专业系统的培训,很难掌握舞狮中的精髓。”张新红说。

目前,新宏杂技学校有两个表演狮子舞的团队。春节期间,他们在北京各大庙会演出,平时一个队伍在国内、一个队伍则在国外演出。

在演出淡季的时候演员演出很少,但为了坚持训练,不至于动作生疏。新宏杂技学校每年都要拿出部分资金以维持舞狮演员的工资支出。

“专业舞狮的道具制作费用很高。道具狮子头、狮子皮都特别容易损坏。每一套的制作费用都要几千元。”张新红说,“演出高难度动作的时候,由于动作剧烈幅度大,对道具损坏很大。即便这样,我们一直坚持严格的训练。”

多年来,新宏杂技学校不仅把中国传统表演带到海内外,还争得多项荣誉。他们曾在全国花会比赛中获奖,在中韩文化交流节中捧回金奖,在马来西亚举办的“狮王争霸赛”上荣获最佳表演奖。

“在老百姓心目中,狮子是瑞兽,是吉祥如意的象征,狮子舞深受喜爱。我们在刻苦钻研舞狮技艺的同时,教年轻的舞狮演员练习武功。只有扎实的基本功,日复一日地练习,才能将‘武’和‘舞’结合起来,将舞狮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并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这项艺术中来。”张新红说。

2024-05-23 狮子舞: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28748.html 1 闪转腾挪 “舞”中有“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