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垫江县澄溪镇富华新城小区,57岁男子杨旭(化名)使用绳索“吊脖”锻炼时发生意外,不幸离世。
日前,记者来到该小区,涉事的那台上肢牵引器没有人再使用,器械上的绳子也被取走。有居民向记者还原了事故发生时的情景:“路过的人发现情况不对,当时谁也不敢去碰他,赶紧报了警。”在邻居们的印象中,杨旭酷爱健身,每天很早出门跑步,冬天也是光着膀子锻炼,他们对这起意外十分痛惜。
居民们表示,没听说过杨旭有颈椎病,他“吊脖”锻炼应与颈椎病无关。但网上仍有很多人在分享这种特殊锻炼方式的视频,宣称可以治病。对此有医生表示,“吊脖这个动作相当危险,也起不到锻炼的作用。”
“发现情况不对,但谁也不敢碰他”
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重庆市垫江县富华新城小区一名男子在锻炼时发生意外离世。视频拍摄者称,“他脖子吊在绳子上,才五十多岁。”
当地权威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澄溪镇富华新城小区57岁居民杨旭在小区健身器材上锻炼时,不慎被绳索吊住发生意外离世,“本来应该是手吊在绳索上进行锻炼,但他是把绳索系在脖子上锻炼。”
日前,记者来到事发的富华新城小区。这是个老小区,公共场所大多是散步或休息的老人。小区内的空地上有一排健身器材,其中包括杨旭发生意外时使用的器材,专业学名为上肢牵引器。意外发生两天后,居民们没有人再去碰它们。
居民们介绍,这台上肢牵引器的把手处本来绑有绳索,在杨旭发生意外后绳索已被清理。公开资料显示,上肢牵引器的正常使用方式是,双手握持绳索下方的把手,来回向下拉扯,以锻炼手臂及肩部。
认识杨旭的刘某告诉记者,杨旭平时要照料九十多岁的父亲,因热爱锻炼身体,很多居民都认识他。当天早上,刘某还曾遇到杨旭外出跑步锻炼,但没想到中午回来就听说杨旭出了事。“他喜欢锻炼,大家都晓得他。当天是路过的人发现情况不对,当时谁也不敢去碰他,赶紧报了警,最后警察到了把他脖子上的绳子解开,才把人放了下来。”刘某对记者说。
健身器材所在的地面上,遗留着死者家属燃放鞭炮产生的碎屑,附近还搭起了炉灶、雨棚和圆桌,家属正为杨旭办理后事。
居民否认他锻炼是为治颈椎病
在小区居民的帮助下,记者找到杨旭的社交媒体账号,他经常在这个平台分享自己的锻炼,还有数千名粉丝。在这个账号上,杨旭自我介绍称爱好跑步和瑜伽。他分享自己运动健身、参加马拉松比赛等上千个视频,就连下雨天也会进行锻炼,还有头部倒立、在栏杆上做俯卧撑等高难度动作,其中多个视频都在富华新城小区内拍摄。
今年1月29日,杨旭发布了自己“吊脖”锻炼的视频,配文说“好像只玩了三次,危险动作,谨慎模仿”。视频中,他将绳索系在自己脖子上,绳索上端则连接到上肢牵引器上,随后双脚离地数秒。
这个账号还置顶了杨旭去年10月“吊脖”锻炼的视频,评论区有网友提醒注意安全。杨旭回复:这次使用两根麻绳,更危险,没基础别模仿。记者对比发现,视频中的健身器材场景与意外发生地一致。
有网友猜测,杨旭可能是为了治疗颈椎病,才多次做“吊脖”锻炼的高危动作。但富华新城小区多位居民向记者否认了这一猜想,“他脚以前受过伤,有点问题,但是他身体可以,大冬天都光膀子在小区跑步,没听说过他有颈椎病。”
专家:“吊脖”很危险也无锻炼效果
记者检索多个社交平台发现,诸多用户在分享绳索“吊脖”锻炼的视频,有老人用绳索挂脖后,双脚离地身体大幅度晃荡。多名网友称,此动作能治疗颈椎病。但真的是这样吗?
“(吊脖)这个动作相当危险,也起不到锻炼的作用。”武汉市第四医院脊柱外科中心主任刘伟军告诉记者,目前主流颈椎病有两种,一是脊髓型颈椎病,主要症状是双手麻木、行走不稳,这类颈椎病千万不可进行类似视频中的牵引动作,不然很容易导致四肢瘫痪;二是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以上肢放射性疼痛为主,大部分患者通过牵引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牵引重量必须在安全范围以内,“牵引力量一般在身体体重的十分之一就够了,不能超过六分之一,过重颈椎承受不了。”
“吊脖”这个动作为什么这么危险?刘伟军解释说,使用绳索吊脖牵引可能对气管软骨造成损伤,导致憋气;更重要的是,牵引力量过大会导致第二节颈椎骨折脱位,并造成颈髓受压。“上颈髓是管身体呼吸的,上面有呼吸中枢,一旦骨折脱位造成脊髓受压,马上就会导致死亡。”
刘伟军提醒,患有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千万不能进行牵引动作;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牵引动作,但要控制好重量。
据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