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圣哲)5月13日,沧州市民政局公布全市2023年婚姻登记数据。2023年,全市共办理结婚登记36301对,结婚登记量十年来首次实现增长。
全市2023年婚姻登记数据显示,内地居民结婚登记36098对,涉外、涉港澳台居民及华侨结婚登记203对。去年全市结婚登记量较2022年增长约22%,结束了十年来逐年下降的趋势。
2023年,全市常住人口的初婚平均年龄为男性26岁、女性25岁。而在2020年,我市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3.7岁,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3.05岁,当年我市常住人口的平均初婚年龄为23.37岁,比全国平均水平早5.3岁。
据统计,2010年全国人口平均初婚年龄为24.89岁,其中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5.75岁,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4岁。也就是说,十多年来,全国人口平均初婚年龄不断推迟。统计显示,我市常住人口的平均初婚年龄也在推迟。
据了解,初婚年龄会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延后。统计部门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市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口初婚年龄集中在20岁至25岁,大学专科学历的人口初婚年龄集中在21岁至26岁,大学本科学历的人口初婚年龄集中在22岁至27岁,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口初婚年龄集中在24岁至29岁。
尽管我市常住人口平均初婚年龄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更早,越来越多的适婚青年还是感受到“被催婚”的压力。我市多名未婚青年表示,结婚成本的上涨、就业和职场竞争压力变大、婚姻观念变化等,是导致结婚年龄推迟的重要原因。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催婚”的实质,是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爱。但这种方式与年轻人对待个人生活的方式容易发生矛盾,也体现了两代人不同的价值观与婚恋观。“催来了婚姻,却未必能催来真爱与幸福。年轻人也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父母的‘催婚’,要体会这份催促背后的关心、期望以及那种急切而又小心翼翼的爱。同时,我们也应当从多方面努力,构建更加积极、健康的婚育环境,让更多的年轻人不再‘恐婚’。”这位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离婚冷静期制度自2021年施行以来效果明显。2023年,全市共有20889对夫妻申请离婚,有8166对夫妻在冷静期后并没有选择去登记离婚,放弃离婚的人数占离婚总申请数的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