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4日
第12版:12

能搞社交打游戏,越来越像手机

多少儿童“困”在智能手表里?

凌晨时分,张涵带着怒意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篇“小作文”,题目是《我把儿子的小天才电话手表禁用了》。

一年前,她在儿子的再三央求下购入一款小天才电话手表,儿子说班里同学都在用这个手表,不用这个手表就不能和同学加好友。起初,她看儿子只是偶尔打打电话聊聊天,没有太在意。直到无意中发现儿子平均每天玩手表接近两个小时,她才明白,儿子隔了半年又要换新眼镜的原因。

儿童智能手表日益“强大”的功能,能拍照、美颜、加好友发朋友圈。在不少家长看来,儿童智能手表正在变得越来越像手机,但是儿童智能手表到底需不需要这些复杂的功能,成为他们内心的困惑。有些家长甚至感受到“被绑架”:如果一个班里的孩子都在用某一种品牌的手表,那么就不得不给孩子买一个同样的品牌,否则孩子就可能产生被孤立的感觉。

“碰一碰”背后的大市场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儿童智能手表消费市场。我国5岁至12岁的儿童约为1.7亿人,儿童智能手表的市场普及率约为30%,大约每3个孩子当中就有1个有智能手表。

儿童手表的黄金期,从十年前开始起步。徐忠作为一名老“步步高”人,见证了儿童智能手表市场的火热,很多早期做手机、做平板的厂商都转向这一赛道。

儿童智能手表诞生之初,是基于儿童即时通信和安全定位需求。“当碰一碰这种功能出现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别人有的功能我也要有’”。深圳市智能穿戴行业协会会长郑毅提及,在市场竞争初期想要迎头赶上对手的决心很大,不过后续发现赶超难度更大。

小天才产品相关负责人对记者回应,儿童手表产品来自家长对孩子的安全需求——家长怕丢孩子,“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我们认为市场需求的核心是沟通。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沟通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所以电话手表的核心需求是: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孩子与孩子的沟通。2015年上市的产品核心功能是通话、定位、微聊”。

小天才科技CEO金志江也曾表示:“儿童手表的核心需求是通讯,附带解决孩子的定位和安全问题等。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我们觉得这是不对的——如果中国的治安越来越好,是不是这个需求就不存在了呢?”金志江笃定,儿童智能手表的未来属于社交。

手表中的社交诱惑

在儿子反复要求一年之后,袁博终于给他买了一块小天才电话手表,身为工程师的他深知沉迷其中的害处。但随着孩子的成长,袁博意识到孩子的社交不能掉链子,“当孩子都在用手表聊天的时候,你的孩子聊不聊?”

有一天,袁博发现,儿子在本该写作业的时间和朋友聊天。一直以来比较听话的孩子竟然偷偷解锁了妈妈的手机,解除了后台的控制。起因是孩子想去踢球,没有得到同意,因此才想办法和朋友沟通再约时间,然而并不想被父母知道。

他还发现,儿子经常一天发几十条好友圈,内容包含“我今天在哪里吃饭”“我今天看了很酷炫的电影”等,发了之后就期待着好友的点赞和回复。这些好友是被家长筛选过的“圈子”,在强管控下,袁博的儿子一年下来加了七八个好友,这些孩子符合家长的标准:学习不错,有特长和爱好。“那些学习不太好的孩子,我们不同意孩子加。”

从“定位手表”到“社交神器”,小天才的核心功能“交友系统”是封闭的,只支持本品牌直接互相加好友,两只手表碰一碰就可以添加成功。这意味着如果一个班级里有两个孩子在使用该品牌的手表,剩下的孩子大概率就会开始用这个品牌的手表。

在郑毅看来,社交场景是厂家以成人思维捕捉到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后而开发的。他评价,添加好友圈的功能属于“过度开发”。

一位小学班主任解释,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孩子戴电话手表上学,主要是因为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很多孩子加了电话手表好友后用微聊熬夜聊天,甚至还会在群里发些敏感图片。

不少家长甚至已经开始诟病和排斥儿童智能手表的社交功能,“家长的初衷是打电话和定位,结果为了绑架孩子,这些厂家搞社交、建群聊、诱导发朋友圈”。

为何越来越像手机

随着技术的发展,中国儿童智能手表市场在20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多次产品迭代。最开始的儿童智能手表主要采取GPS定位技术,以实现对儿童的实时定位,同时还有通话、短信等功能;4G时代来临之后,儿童智能手表加入了视频通话等功能,还加入了心率监测、睡眠监测等功能,同时有了更多的游戏和学习内容;当下的儿童智能手表在技术和材料方面都有革新,支持更多的应用和服务,比如在线教育等,有的还能实现人脸识别、指纹解锁。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刘权认为,虽然儿童智能手表手机化趋势目前存在较大争议,但从技术发展势头看,传感器、电池技术和屏幕显示的进步使得更小的设备可以实现更多功能,儿童智能手表手机化将是必然趋势。

儿童App应用市场呈上涨趋势,儿童手表的功能从打电话、定位,增加到视频通话、社交、运动计步等,慢慢趋向娱乐和健康,可以下载的App多达几十款甚至更多。

以小天才为例,游戏化的积分制度设计是留住孩子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个积分体系,让孩子们欲罢不能。运动、社交和签到能够帮助孩子获取积分,而这些积分用来购买特殊表盘、提升手表账号、帮伙伴订生日蛋糕甚至可以拿来交换和流通。

“为了让产品更加有吸引力,一些从业者会用相当激进的方式设计产品。”郑毅的公司有一部分业务是为品牌提供代工服务,在他接触的不少客户中,对儿童智能手表的功能要求变得越来越多,“有些甚至提出能不能帮我加个抖音或者游戏”。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安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任何延哲在儿童智能手表市场调研过很长时间,他发现那些售价在两三百块钱的产品往往会强调“功能强大”,这些小厂商不是什么知名品牌,往往还会用“天才小子”“小大才”这种打擦边球的称呼销往下沉市场,“这些孩子甚至可能用这些手表打王者荣耀”。 据《中国新闻周刊》

2024-05-14 能搞社交打游戏,越来越像手机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27765.html 1 多少儿童“困”在智能手表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