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周雯婧 纪录珉 记者 张楠)“本以为要跑好几趟,没想到你们效率这么高,让被告当场就支付了欠我的全部工资……”近日,吴桥县人民法院通过“调解员诉前先行调解+法官支持指导调解”方式,高效化解一起劳务合同纠纷。
高明(化名)经人介绍在李亮(化名)承揽的工程工地上从事抬钢轨、推石子、填枕木等体力劳动。工程完工后,李亮没有按时支付高明工资。高明多次催要,对方均以资金紧张为由拒绝支付。为维护自身权益,高明向吴桥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向李亮追讨工资。
吴桥县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经审查,发现这起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调解结案的可能性较大,决定委派特邀调解员赵洪起、闫国成先行对此案进行调解。两名特邀调解员第一时间联系双方当事人,帮助双方协商。
在第一轮诉前调解时,李亮并不信任两名调解员,对诉前调解程序存疑,根本不配合调解员工作。赵洪起没有放弃,多次给李亮打电话,安抚他的情绪,向他解释诉前调解的流程、期限和效力。
第二轮诉前调解开始时,法官与两名调解员早已做足功课,他们积极组织双方沟通协商,从多方面给双方当事人分析利弊,给他们做工作。李亮了解到自己拖欠工人劳务费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后,当场支付了拖欠高明的全部工资。高明随后向法院申请撤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