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健存 崔儒靖 魏志广 赵方圆 摄影报道
六合拳在中华武林历史悠久,享誉盛名,流传广泛,名家辈出。
日前,在位于运河区南湖小区的沧州市六合研究会宽敞的排练大厅内,省级非遗六合拳代表性传承人李俊德和徒弟正在演练。
随着套路的展开和深入,他们时而如猛虎下山,气势磅礴;时而如灵蛇出洞,灵动迅捷。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深厚的内力与精湛的技艺,将六合拳的精髓发挥到极致……
武林传奇 代代传承
“六合拳创于何时?是何人所创?这一点有待考证。据传是宋代民族英雄岳飞所创。”李俊德说,历经岁月洗礼,至明末清初,大六合门正式成形,并传承至今。
在明朝戚继光的军事著作《纪效新书》和吴殳的武术名著《手臂录》中,都有六合拳的描述,说明六合拳在很多年以前就已开始流传。
清朝道光年间,沧州武师李冠铭凭一身武艺,在沧州开设了“成兴镖局”,名震江湖,形成了“沧州成兴镖局李冠铭大六合门”。“师祖李冠铭幼年跟沧县大褚村弹腿门回师父习武,后来又师从泊头八里庄曹寿先生习练六合,并且得到河南一位孙姓武术大师的精心指点,自成体系,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李俊德说。
李冠铭不仅武艺高强,更以其高尚的人品和侠义精神,赢得了“镖不喊沧”的美誉。李冠铭的侄子人称“双刀李凤岗”,更是将大六合门的武艺发扬光大,而成为一代武林宗师。
时光荏苒,大六合门在沧州世代传承,人才辈出。李庆临、王殿臣、王正谊、王国恩等一代代传人,不仅继承了先辈的武艺,更在武林界树立了新的标杆。尤其是李凤岗的得意门生“大刀王五”王正谊,以卓越的武艺和侠义精神,成为清末十大武术家之一。
“我的祖父李树亭师从王殿臣。他老人家精通弹腿、六合拳、青萍剑、子胥枪、六合枪法,尤其擅长六合大枪,人送绰号‘大枪李’。武术名家王子平、刘云田、张凤山等,就曾求学在他的门下。”李俊德说,“现在,我还保存着他留下来的《青萍剑谱》和《六合拳谱》,这可是武林珍宝啊!”
李俊德的父亲李志云,自幼随李树亭学艺,20岁便助父设场传艺,掌握拳械套路上百套。他曾多次担任武术比赛的裁判长,为沧州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
六合归一 拳法自然
大六合门,顾名思义,以“六合”为核心理念,追求内外兼修、身心合一的境界。它如百拳之母,包容万象,既注重功架的稳重,又强调步法的多变,手法密集而腿法凌厉。
李俊德自幼便痴迷于武学。他孜孜不倦地跟随父亲学习大六合拳械,历经数十年磨砺。从11岁开始参加武术表演,他多次获得武术比赛的优秀奖、一等奖。他表演的六合拳、六合枪、子胥枪等,无不展现出武学功底和艺术魅力。
六合一般是指东、南、西、北四方与上、下,以喻练拳时前后、左右、上下都需照顾,做到手与眼合,步与身合,智与力合。练拳要求动如行龙,定如卧虎,迅如狡兔,灵如猿猴,轻如云鹤。拳法着重一打、二拿、三摔,架式要求做到威武挺秀,矫健敏捷,闪展腾挪,缓急轻重,机智灵活。
“每当谈及大六合门,我总会想起那句‘内合与外合’。内合,讲究的是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的和谐统一。外合,则体现在手与足、肘与膝、膀与胯的协调上。”李俊德说,“这种协调让我在招式运用上更加流畅自如,无论是圈、拦、截、卡的外盘进攻,还是刁、捋、锁、带的手法变化,都让我在实战中能够应对自如,游刃有余。”
古稀之年的李俊德早已成为武术名家,多年来,对武术的热爱和追求从未改变。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武术、喜欢武术、传承武术。因为在他心中,武术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传承。
心正拳正 意到气到
李俊德不仅专注于武术的传承与发扬,还致力于武术的推广与普及。他组织成立了沧州市六合研究会,为六合拳爱好者搭建了一个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他还录制了六合拳、青萍剑系列教学光盘,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武术的魅力。
在演练大厅里,大六合门的器械可谓丰富多样,如六合单刀、六合大刀、六合大枪等,每一种器械都有其独特的招式和用法。“在练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技术的提升,更要追求与器械的和谐统一。每当手握兵器,要能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力量从内心涌出,仿佛与兵器融为一体。”李俊德对徒弟们说。
名师出高徒,李俊德的徒弟们也个个身怀绝技。丁沧生演练的六合大刀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又如猎豹捕食,迅猛凌厉;赵光弟演练的六合刀动作精准流畅,手中的刀如同他身体的延伸,随着他的心意舞动;郭瑞玲手中的双钺随着她的双臂在空中翻飞,时而交叉、时而分离,犹如两条银色的游龙……
在李俊德的影响下,他的儿子李剑明、女儿李芳也都成为了六合拳的代表性传承人,精通门内拳术和各类器械。
在传承大六合门的过程中,李俊德始终坚守“谦、公、和、美”的门规。他认为,与人为善、和谐相处是武道之本。只有保持谦逊的态度,才能不断汲取他人的长处;只有公平公正地待人接物,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只有心怀和平之心,才能在武术之路上越走越远;而美丽的内心和外在表现,则是习武者追求武道之美的体现。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大六合门,一个追求内外兼修、身心合一的武道世界。”李俊德说,“大六合门的传承,不仅仅是一种武艺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这种精神,是侠义、是坚韧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