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8日
第06版:06

并非只有“恋爱脑”才会遭遇“杀猪盘”

揭秘“杀猪盘”背后的心理控制术

“我在华尔街那边有内幕消息,你可以跟着我们一起买。”听到一名网友这么说,王枚心动了,点开这名网友发来的投资网站,她陆续转入5万元、10万元、30万元、80万元……为了得到所谓充值奖励,王枚四处网贷,抵押房产,前前后后投入200万元左右。而当她试图提现时,却遭到平台拒绝,告知其交易量不足,需要继续充值。“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真的被骗了。”王枚说。

“杀猪盘”,通常是指诈骗分子利用网络交友,诱导受害人投资赌博的电信诈骗方式。近年来,国家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力度不断加大。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杀猪盘”交友诈骗从传统的婚恋网站渗透到社交媒体各个层面,AI换脸、换声技术的升级,更让此类诈骗变得更加隐蔽,亟须进一步加强精准防范,提高治理打击力度。

“杀猪盘”不止存在于相亲网站

2023年6月,王枚只身带着两个女儿前往境外求学,她看上了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一套房源,加了自称房东的男性网友的联系方式。初次交流,这名网友表现得非常热情,他对王枚说现在房子还有租户,需要过段时间才能带她看房,会帮王枚保留房源,并以此为由与她在社交媒体上保持联系。

之后,这名网友会时不时主动关心王枚的情况,得知王枚在当地人生地不熟,特别热情地解答她的问题,“他是我在这里认识的第一个人。我刚到的时候,对于打车、叫外卖这些事情都不太会,都是他在教我,这让我对他很信任。”王枚回忆道。

在一来一往的交流中,两人的感情逐渐升温。后来,这名网友向她表白,声称想与她一起生活。一个人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遇到了对自己关怀备至的人,王枚心生感动,很快两人确定了关系。

不久后,这名网友开始时不时向王枚普及金融知识,并透露自己在当地从事金融相关工作,邀请她一起购买加密货币。起初,王枚比较反感投资,“但他跟我说,养育孩子开销大,租房成本又高,不如把钱放到平台来让钱生钱,我被说动了”。

在首次充值了两万美元后,王枚接到了反诈中心的电话。她当即质问网友,他却轻松地说“没关系”,并帮王枚成功提现两万美元,还多赚了1500美元,这让王枚尝到了甜头,也更加信任这名网友。

此后,这名网友隔三差五就会给王枚邮寄礼物,嘘寒问暖,尽管两人从未见过面,约定的见面日期也一次次推迟,她仍对他深信不疑,“他一直在给我描绘美好未来,看我喜欢海边,说要在海边买一套属于我们的房子。”王枚说。

在这名网友的游说下,王枚一次次“入金”,金额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最终发现提现不成,才猛然醒悟自己被骗了。

在各种社交平台上,类似故事不断上演。2022年7月,一名211女硕士遭遇“杀猪盘”,两周被骗138万元;2023年3月,上海一名老师深陷“杀猪盘”骗局被骗400万元,民警12次上门劝阻无果……

“‘杀猪盘’不只针对单身青年男女,也不只存在于相亲网站。”在遭遇诈骗后,王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被骗经历。“身处网络社会,人们都有社交需要,找工作、找房子、找客户,都有可能遇到骗子,不可不防。”王枚说。

利用人性弱点设下连环圈套

发现被骗后,王枚向公安机关报了案。她重新振作,开始寻找电信诈骗的蛛丝马迹。她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被骗经历,很多网友和她交流,甚至有不少从事电信诈骗的人。交谈中,她慢慢收集了一些关于“杀猪盘”诈骗的内幕信息。她发现,如今的“杀猪盘”已经形成成熟的产业链:从上游的人设打造、场景素材提供、剧本编撰,到全流程的分工合作,再到下游洗钱分赃,每一个环节都设计得“严丝合缝”。

“‘杀猪盘’诈骗者频频得手的原因在于其深谙心理学原理。”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副教授向静说。她曾以某市公安局在2019年侦破的“杀猪盘”类案件相关资料为研究样本,剖析了“杀猪盘”电信诈骗犯罪的心理控制机制。

研究发现,在社交平台“寻猪”阶段,诈骗分子善用“晕轮效应”和马斯洛需求理论巧立人设,满足受害者的安全感、被尊重感、归属感等需求;在“养猪”阶段,通过适当的“自我暴露”、构造社会相似性等手段加深信任;“杀猪”阶段,通过无意间透露“投资信息”来激发受害者的“猎奇心理”,并给受害者构建期待;在成功实施诈骗后,还会通过虚构紧急事件给受害人制造慌乱,利用“沉没成本效应”让其加大投入。

“在研究电信诈骗受害者的人格特质多维规律性特征时,我们发现被骗并非仅仅是因为受害者缺乏关爱或者存在人格缺陷,而是‘杀猪盘’心理控制机制利用人性的弱点设下一个个连环圈套。”向静参与的研究项目致力于深入了解电信诈骗受害者的心理特征。目前研究结果表明,很多受害者在人格特质上与普通人并无显著不同。许多受害者在决定“入金”之前都表现出极为谨慎的态度,会长时间观望,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决定冒险尝试。

如何破解“杀猪盘”的心理控制机制

被骗后,王枚一度生活在痛苦和自责中,和很多受害人一样,她没有办法接纳自己,甚至自我伤害。整整一个月,她每天只吃一顿饭。

在与群友沟通中她发现,有一些受害人深陷“杀猪盘”营造的虚幻“爱情”中无法自拔,明知对方是诈骗犯,依然选择与其保持联系,被一骗再骗,甚至还会拉身边的人入局。

“一旦发现陷入‘杀猪盘’骗局,应立即报警,越早报警,追回损失的可能性越大。”向静说。

通过分析“杀猪盘”心理控制机制,她总结出一系列“反制”措施:对于个人来说,在“形象塑造期”,应对“糖衣炮弹”多些警惕,利用查图工具去鉴别照片等个人资料的真实性;在“信任加深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通过尽快制造见面机会来识别对方。对于民警来说,在“利益引诱期”,可以结合心理学知识,向受害人宣讲心理控制机制,帮助受害人打破对“甜蜜爱情”的幻想;在“推拉再害期”(通俗地说,就是受害者发现被骗后,诈骗分子利用他们的慌乱情绪,以帮忙解套等借口再次骗取他们的钱财,进行最后的“收割”——记者注)可引入专业心理咨询技术,引导受害人以“自我对话”的形式化解不良情绪,避免继续“投资”。

(应受访者要求,王枚为化名)

据《中国青年报》

2024-05-08 并非只有“恋爱脑”才会遭遇“杀猪盘”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26952.html 1 揭秘“杀猪盘”背后的心理控制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