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30日
第10版:10

莫让“烟卡”带偏了孩子

本报评论员 韩 强

记者近日调查采访发现,“烟卡”在小学生群体间流行起来,不少小学生通过各种手段获得“烟卡”。而一些超市、线上网购平台中,开始打包销售“烟卡”,一本涵盖各类“烟卡”的卡册售价可达399元。线上线下随意买,稀有“烟卡”价格高,高级“烟卡”竟成为小学生们的“炫耀资本”。

(据4月23日《沧州晚报》12版)

时下,在一些城市的校园里,孩子们都在玩“拍烟卡”游戏。

顾名思义,“烟卡”就是一种用烟盒盖子叠成的长方形卡片。这种游戏是将“烟卡”放在地上轮流拍,谁能将对方的“烟卡”拍翻面,就能赢得对方的“烟卡”。

现在,“烟卡”已经成为了一些小学生新的社交“货币”。

众所周知,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事物的判断能力有限,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不知不觉中,这种游戏给孩子们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一方面,一些对“烟卡”非常着迷的小学生,上课都在偷偷叠“烟卡”,他们在课堂上回味“拍烟卡”的过程,琢磨怎样“拍烟卡”胜算更大,这严重影响了学习;另一方面,有的孩子把“拍烟卡”游戏升级到赌博层面,比如,大家先押注,输的一方要把相应数量的“烟卡”给赢的一方。

除此之外,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过早接触到烟草信息,可能对抽烟产生好奇心,这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为了收集更多、更好的“烟卡”,孩子们还容易产生攀比心理,养成不良习惯。

游戏是童年的象征,孩子对游戏有一种天然的渴望。“烟卡”的流行也反映了当下儿童游戏方式的单一和匮乏。

对于沉迷“烟卡”的孩子,我们不能简单说“不”,不能粗暴地搞“一刀切”。

首先,学校、家长要和孩子就此事坦诚地交流,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其次,积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游戏观,转移他们对“烟卡”的关注;最后,学校、家长要重视课外活动的设计,丰富孩子的游戏选择,引导他们参与。

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烟卡”的监管,避免其在校园周边流通,和学校家长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有趣、有益的游戏空间。

2024-04-30 本报评论员 韩 强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26561.html 1 莫让“烟卡”带偏了孩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