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何晓玲 通讯员 贾云渤)昨天,记者从市大运河办了解到,5月1日至5日,大运河非遗展馆将增加多项非遗项目展示活动,让非遗项目“活”起来。新增项目主要包括:京剧、山东快书、古琴、皮影、武术、杂技驻场表演类非遗项目5项,刺绣、风筝制作等现场技艺类展示的非遗项目11项。
在总览厅北京段的“京韵绕梁”京剧戏台,将有京剧老师现场表演京剧,每天上午、下午各安排一场。
在天津段至北京段中间,将会有风筝制作传承人现场展示风筝制作技艺。
在河北段,内画、芦苇画非遗传承人将分时段在铁狮子旁边进行非遗技艺展示。在磁州窑一侧的休息区,设置瓷器制作的非遗体验项目,与游客进行现场互动、体验。
在山东段的“山东快书”处,将安排表演者进行演出。
在河南段的“汴秀”处,刺绣非遗传承人将现场展示刺绣技艺。在“朱仙镇木板年画”处设置年画拓印体验项目,供游客体验。
在安徽段的 “大朴皖北”处将有表演者演奏磬石乐器。
在江苏段的“君到姑苏见”处,将设置香囊制作体验。在“江淮风华”处,古琴演奏非遗传承人将驻场演奏。
在浙江段的“西泠印社”处,将有金石篆刻非遗传承人展示篆刻技艺。
沧州展厅里,将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錾铜技艺。
展厅内还设置了武术和杂技展演。
二层的生活美学厅,将安排书法技艺展示。
在非遗技艺体验和研学展厅内还设置了图书室摆放书籍,供游客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