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第07版:07

法官“卖羊”

孟村法官在一家养殖场找到了拒不还钱“失踪”的王某,并对王某养殖的羊进行了查封扣押——

本报记者 唐慧 本报通讯员 刘黎明 张丽娟

近日,孟村王某的养殖场先后来了两拨买羊的顾客。顾客上门,本应高兴,但王某脸上并未露出喜悦之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无力还钱

成为被告

2021年6月,孟村的王某因做生意需要,向李某借了4万元钱。当时两人约定,王某3个月内还清这笔借款。

由于市场行情变化,王某做生意没有赚钱。在借款到期后,他无力偿还借款。

3个多月后,无法还钱的王某给李某手写了一份保证书。保证书中写明,王某在2021年11月底前将4万元钱还给李某。但是,王某并没有兑现保证书上的承诺。

2022年年初,李某将不守诚信的王某诉至孟村法院,要求王某偿还欠款4万元,并支付相应利息。

孟村法院开庭审理案件时,王某并未参加庭审。2022年3月,孟村法院经审理,判决王某还钱。判决生效后,王某依然没有偿还李某欠款。约两个月后,李某向法院申请执行。

被执行人“失踪”

执行工作陷僵局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孟村法院执行法官吴玉超了解案情后,查询了王某的财产状况,发现王某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

为了敦促王某尽快偿还借款,法官多次与王某联系,先后传唤王某十几次。久而久之,王某跟法官玩起了失踪。

王某销声匿迹,法官决定到王某的居住地展开调查。法官来到王某的住处后,找到当地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社区工作人员告诉法官,王某已经不在这里居住,且判决书上写明的王某的房产并非王某所有。

线索一下子中断,执行工作陷入困境。

法官“卖羊”

化解纠纷

法官对案件执行并没有丧失信心,仍积极打听王某的消息。一次,在与李某沟通案情的过程中,法官得知王某目前可能正在养羊。

得知这个消息,法官似乎看见了案件执行的希望,随即来到王某户籍所在地进行调查。经过一番了解,法官最终确定王某在一家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租赁了场地养羊。

确定消息后,法官立即带领执行人员赶到合作社,在一排羊舍前发现了正在喂羊的王某。

面对法官的到访和询问,王某开始很惊讶,随后拒不承认自己为养殖场的老板。他一口咬定养殖场是他的女儿办的,他只是给女儿打工。见王某矢口否认,法官拿出羊舍租赁合同、供水供电协议以及相关单位出具的证明材料。

在证据面前,王某沉默了。法官当场作出裁定,对王某饲养的羊进行查封扣押,并指定王某为保管人。无奈之下,王某只得配合执行人员对羊只数量进行清点。

考虑到传统的评估、拍卖并不适用于处置羊,法官积极协调王某与李某研究快速处置变现的方法。

最终,在法官的见证下,李某与王某经过协商,找来了买主。在商定价格后,王某将35只羊卖了3.8万元,并将钱给了李某。

对剩余的2000元欠款,李某当场表示放弃。至此,李某和王某之间的债务纠纷彻底化解。

2024-04-25 孟村法官在一家养殖场找到了拒不还钱“失踪”的王某,并对王某养殖的羊进行了查封扣押——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26127.html 1 法官“卖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