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张冀 王金朵 记者 庞维双)记者昨天从市教育局获悉,全市教育系统启动实施“十大工程”,利用3年到5年时间,逐步提高全市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在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方面:
●实施义务教育扩容提质工程。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8所、校舍面积4万平方米。
●实施高考百日攻坚工程。建立领导干部包联高中学校工作机制,组织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分析,邀请高考命题专家开展培训,提高备考质量。
●实施校长引领力提升工程。鼓励各中小学校长及中层管理人员指导并投身一线教学,激发聚焦教育教学质量中心任务的积极性。
在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方面:
●实施职教提标增服工程。提高职业学校办学标准,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助力人人成才的能力。
●实施京津教育交流合作工程。组织各级各类学校走出去,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机遇,与京津优质学校结对开展合作交流,选派教师赴京津名校跟岗学习,借助京津优质教育资源,为沧州教育发展赋能。
●实施改革成果深化工程。开展改革成果评比,引导全市教育系统积极争创各类试点、基地,踊跃承办省级以上赛事活动。
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方面:
●实施阳光体育工程。开展中小学“两操一课一作业”工程(上好课间操、眼睛保健操、体育课,优化体育家庭作业)、幼儿园“123”工程(健全一日活动流程、保障户外活动两小时、开展体育运动“三评选”),提升体育锻炼兴趣和学习效率。
●实施书香阅读工程。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全面提升“书香校园”建设水平,建立健全青少年学生阅读激励机制,优化完善覆盖各学段的阅读服务体系,让校园书香味更浓,让学生“爱阅读”蔚然成风,让校家社“助阅读”风尚基本形成。
●实施家校共育工程。建立健全家校共育体系,强化家庭教育指导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广泛开展“大家访万家”,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
●实施师生心理健康守护工程。建立健全全市心理健康教育体制,以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建设为基点,强化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全力呵护师生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