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毅
“萝卜奶奶是用萝卜换来的。”小的时候,我常听村里人这样说。待稍微懂点事方知,萝卜奶奶十七八岁的时候,当地连年灾荒,庄稼收成全无。人们或闯关东,或外出乞讨,或变卖家当,只为保住一家老小之性命。萝卜奶奶的爹放出话来:哪怕是吃糠咽菜,谁家能保住我闺女的性命就把闺女嫁给谁家!
村民张大饼闻知后,当天就挑了50斤大萝卜去见萝卜奶奶的爹。张大饼去年在村东沙岭子上种了几亩萝卜。虽遇大涝,但依然收了几千斤。把萝卜放到地窖里,一家人天天萝卜加榆树皮面煮糊糊,顿顿混个水饱。就这样,张大饼用50斤萝卜把萝卜奶奶娶进家门。
或许是受这个故事的影响,我对萝卜情有独钟。进菜市场首先要看的就是萝卜。常吃,常品,常思,竟然从这最普通的萝卜身上悟到许多奇妙和不凡。
萝卜是个大家族,有白萝卜、胡萝卜、绿萝卜、旱萝卜、水萝卜……大如成人手臂,小似诱人的樱桃,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口感。有了它们,人们的餐桌才更加丰盛。
萝卜吃法多样,可直接入口,可腌成咸菜,可炒可炖,可凉拌,可做汤,可做馅……让人们的日子变得更加有滋有味。如把萝卜切成片或者丝放至来年春天再食用,其味道更是妙不可言。
在民间,许多人都对这句顺口溜耳熟能详,“吃萝卜喝热茶,不烦大夫把药拿”。其实,早在宋代就有诗人这样称赞它,“嫩白碧绿叶清莹, 秉暑凌霜任雨风。理气宽中消鼓胀, 甜如蜜水脆如菱”。据记载,乾隆皇帝就写过不少有关萝卜的诗赋。其中一首是这样写萝卜的,“芦菔出金城,蔬中品淡清。充肠堪以熟,沁齿亦宜生。客舍夸净练,僧庵种脆琼。富贫原不择,利物得公平”。看来普普通通的萝卜,竟然曾是个“腕儿”啊!
笔者曾在街头见过这样有趣的一幕,牛肉丸的大包子两块五一个随到随买,三块钱一个的萝卜馅菜团子,需排队才能买到。萝卜真的是自有魅力,受人喜爱!
行文至此,忽觉食欲萌动。走,上街买萝卜,今天中午就吃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