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巧了,好几次回村里老家,只要在门前大道上站上一会儿,就会看到邻居二爷爷骑着电动三轮车呼呼带风地从地里回来。他远远地看见我,高声招呼:“又回家来了啊!”
二爷爷的车后斗上,或是放着剪枝的剪刀、小锯子,或是镰刀、草袋子,反正是没有空着的时候。那几亩冬枣树确实需要下很多功夫,需要从开春一直忙活到穿棉袄。看二爷爷一身轻松又劲头十足的神态,一点儿也显不出劳累和压力。他每次去枣园子,就像去进行一项娱乐活动,或锻炼身体。
让我纳闷的是二爷爷的体格好像多年都没有变化。好奇之下,我问了问他的岁数,听到“85”这个数字,我惊叹了许久。我思量着:自己与人家相差好几十岁,到地里干活,也恐怕比不上眼前这八十好几的人吧。
那次,我想将门前树上一根碍事的粗树枝锯掉,正踮着脚、仰着脸费劲地锯着,二爷爷骑着电动三轮车正好过来,回身就从后斗里搬出一架小梯子,“噔噔噔”上去,用他用惯了的手锯“噌噌”几下就锯完了,也不用人扶着,自己又“噔噔噔”从梯子上下来。那利索劲儿跟小伙子没什么区别。
二奶奶提着大兜小兜的吃食从集上走回来。按她的话说,老两口自己种地挣的钱足够日常吃喝了,自己挣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根本用不着儿孙给钱。过年时,还要大大方方地给所有的孙子、重孙子发好多压岁钱。二奶奶有一次跟我炫耀他们老两口的收入:“俺大孙子在网上帮着我们老两口卖冬枣,一晚上就卖了好几千块钱呢!”二爷爷在旁边笑得合不拢嘴,腰板挺得更直,随手又把几个装枣的空箱子扔进电动三轮车后斗,这是准备马上又去枣树园子了。
秋后,玉米又是大丰收,又看见二爷爷骑着电动三轮车,又稳又快地从地里赶回来,后斗里,是从地里捡来的几个玉米。在他的前方,是刚用联合收割机收获的一大车玉米,司机正准备在二爷爷家门口卸车。二爷爷还是看不出一点儿疲累的样子。有人问二爷爷,怎么不让儿孙帮着收玉米?二爷爷还是那般神采飞扬地高声回应:“嗨!现在种地这么省事,人家都给直接拉到家门口了,哪儿用得着他们!我自己玩儿着就干了!”